[发明专利]一种油污土壤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0725.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陶冬艳;管海啸;张光建;杨慧之;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2;B09C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污土壤的修复方法。所述油污土壤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首先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油污土壤范围、深度,并针对勘探结果在待处理油污区域的边缘设置一圈隔离防渗带,并采用多条横向或竖向的分隔沟对隔离防渗带围设的待处理油污区进行分区,在每个处理区挖设竖井,并在每个竖井内放置竖向喷射管,并在竖井和分隔沟内填充稻壳炭吸附材料,通过喷射管进行高压喷水,对周围的油污进行松散,同时通过稻壳炭吸附材料对油污土壤中的油污进行吸附。本发明通过竖井内喷射管,先喷射水气,一方面疏松土壤,增强透水透气性,另一方面通过微水流携带出土壤中油污,吸附至稻壳炭上;还可以通过喷射管喷射微生物对土壤油污进行生物降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土壤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油污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油污土壤区域进行勘探,查明油污土壤范围、深度及地下水情况;(2)并针对勘探结果在待处理油污区域的边缘设置一圈隔离防渗带,首先通过划线确定隔离防渗带的位置,然后在划线部位挖设沟壑,其挖设深度大于油污土壤层的深度,之后开始向沟壑内填充黏土,并在填充过程中对其进行夯实,形成黏土防渗保护层,其黏土填充至沟壑上表面或高于沟壑的位置;(3)采用多条横向或竖向的分隔沟对隔离防渗带围设的待处理油污区进行分区,将其分成多个小面积的处理区,每个处理区的面积为2‑3m2;具体是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分隔沟挖设位置,并通过划线进行标记,然后开始施工分隔沟,每条分隔沟的宽度为0.8‑1.2m,且相邻横向分隔沟的间距相等,相邻纵向分隔沟的间距也相等,确保分隔的多个小面积处理区面积相等,每条分隔沟的深度等于或小于油污土壤层的深度;(4)在步骤(3)分离的每个小面积处理区中采用钻探成孔的方式挖设直径500‑1000mm的竖井,竖井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油污土壤层的深度,但置于隔水层上方;(5)在每个竖井内放置竖向喷射管,所述竖向喷射管的底面呈封闭状,上端设有与外界高压喷水设备连接的高压喷水接头,在管壁上均匀分布多个喷射孔,且喷射孔从喷射管的上端一直分布到下端;将喷射管竖向放置在竖井内,其底面与竖井的底面接触,上端等于或高于竖井的井口,之后在喷射管周围填充稻壳炭吸附材料,稻壳炭一直填充至竖井井口,并在步骤(3)中施工的横向或竖向分隔沟内填满稻壳炭吸附材料;(6)然后将喷射管通过高压喷水接头与外界的高压喷水设备连接,并设定高压喷水的喷射压力值设定为20‑40MPa,喷射流量为40‑50L/min,开始进行高压喷水,高压作用下水流呈喷雾状,通过喷射的水气对周围的油污土壤进行松散,同时通过稻壳炭吸附材料对油污土壤中的油污进行吸附;每次喷射20‑24h后静置10‑14小时,重复喷水2‑3次,完成一个处理周期;(7)处理完成之后对土壤中油污物的浓度进行检测,浓度达标后,完成修复过程;如果不达标,将竖井和横向、竖向沟壑内的稻壳炭全部取出,更换新的稻壳炭,然后再重复(6)中的处理过程,可重复处理5‑6个周期,每个周期处理完成之后,对土壤中油污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如浓度达标,便完成修复过程;如果重复处理5‑6个周期,土壤油污的浓度仍未达标,便撤出横向、竖向分隔沟和竖井内的稻壳炭,采集土样,进行成分检测,然后根据土壤残留油污成分选择适合的微生物降解液,通过竖井内喷射管喷射微生物降解液进行生物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2072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