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淬火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9882.X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广;李欣欣;陈西府;徐晓洪;刘兆诚;尤汉春;宋大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40;C21D9/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金属热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淬火炉;其加热更均匀,工作效率较高;方便调节温度,且温度控制精准性较高,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炉体、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还包括伺服电机、底板、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左前螺纹杆、左后螺纹杆、右前螺纹杆、右后螺纹杆、左前螺纹管、左后螺纹管、右前螺纹管和右后螺纹管,左支撑架的顶端内侧和底端内侧、右支撑架的顶端内侧和底端内侧分别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穿过齿轮外侧并与齿轮接触;还包括智能显示器、两组晶闸管和电连接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淬火 | ||
【主权项】:
一种卧式淬火炉,包括炉体(1)、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2),门板(2)的右端铰接于开口的右端,门板(2)的左端可拆卸固定在开口左端,门板(2)上设置有把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4)、底板(5)、一组左支撑架(6)、一组右支撑架(7)、左螺纹杆、右螺纹杆(8)、左螺纹管、右螺纹管(9)和传送带(10),所述一组左支撑架(6)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传动轴(11)和左带动轴(12),一组右支撑架(7)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传动轴(13)和右带动轴(14),左传动轴(11)、左带动轴(12)、右传动轴(13)和右带动轴(14)上分别套装有左传动齿轮(15)、左带动齿轮(16)、右传动齿轮(17)和右带动齿轮(18),所述传送带(10)穿过炉腔并套设在左传动齿轮(15)、左带动齿轮(16)、右传动齿轮(17)和右带动齿轮(18)上,底板(5)顶端的中间部位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其中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19),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8)的顶端分别与伺服电机(4)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8)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9)的顶端内部,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9)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19)中,伺服电机(4)内设置有主动齿轮(20),炉腔内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硅碳(21)棒,炉体(1)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底端分别与底板(5)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智能显示器(23)、两组晶闸管和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硅碳棒(21)电连接,另一端与智能显示器(23)电连接,智能显示器(23)位于炉体(1)外侧,两组晶闸管反向连接,智能显示器底端连接有一个温度感应器(24),所述温度感应器(24)位于炉腔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7988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的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轨迹可控的表面强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