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光谱的自动基线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8372.0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沈先春;叶树彬;胡荣;金岭;徐寒杨;刘文清;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光谱的自动基线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制备待检测样本;B1、用光谱仪采集待检测样本的红外光谱,经过光谱预处理得到原始吸光度光谱;C1、原始吸光度光谱中等间隔的光谱强度Y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光谱 自动 基线 校正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红外光谱的自动基线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制备待检测样本,如气体池中的混合气体、均匀粉末状的药物等;B1、用光谱仪采集待检测样本的红外光谱,经过光谱预处理得到原始吸光度光谱,预处理为平滑处理、位移校正、归一化等行业内常用处理方法;C1、原始吸光度光谱中等间隔的光谱强度Ya=[y1,y2...yN],对原始吸光度光谱进行平均取最小值更新处理,由yi+1=minimum(yi+1,(yi+yi+2)/2),得出第一次更新后的吸光度光谱的光谱强度Y1a=[y1,...yi+1],其中i=1,2,3...N‑1;D1、计算原始光谱强度与第一次更新后的光谱强度的距离差之和,即Sabs(1)a=∑|(Ya‑Y1a)|;E1、重复步骤C1进行迭代计算n次,将Y1a更新得出Y2a,以此类推得出Y1a,Y2a...Yna,同时进一步的对步骤D1迭代计算得出Sabs(1)a、Sabs(2)a...Sabs(n)a,随后计算ΔSabs(1)a=Sabs(2)a‑Sabs(1)a,ΔSabs(2)a=Sabs(3)a‑Sabs(2)a...ΔSabs(n‑1)a=Sabs(n)a‑Sabs(n‑1)a,直至ΔSabs(n‑1)a/Sabs(n)a小于或等于迭代阈值λ,停止计算得出吸光度光谱的基线为Yna,其中n>2;F1、将原始吸光度光谱减去基线得出校正后的吸光度光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7837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鞭炮单体及其串联体
- 下一篇:一种带发动机模型的玩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