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曼蜗轮的点接触修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7598.8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兵;许兆美;孙全平;陈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F16H5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韩赛 |
地址: | 223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曼蜗轮的点接触修形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原始精确模型;S2获得出口区中心点坐标以及该点处齿面的法向量;S3过出口区中心点建立蜗轮齿面的切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建立坐标系;S4将蜗轮齿面上的点投影到切平面上;S5将投影点坐标代入修形量方程获得被投影点的修形量;S6将蜗轮齿面上的点沿着该点处齿面法向量向轮齿内部偏移;S7将偏移后的点高次拟合成光顺面即为修形后的齿面;S8在三维软件中对修形齿面与原始齿面进行偏差比较,如果斑点符合要求则结束,否则调整S5中的修形量方程系数,重复S5到S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改善了尼曼蜗轮齿面对误差的敏感性与齿面接触应力集中,提高了传动精度,降低了啮合的振动噪音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点接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尼曼蜗轮的点接触修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三维软件中建立未修形尼曼蜗轮的原始精确模型;S2、将S1中的蜗轮齿面上取出口区中心作为修形基准点,获得该点坐标以及该点处齿面的法向量;S3、过S2中的出口区中心点建立蜗轮齿面的切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建立坐标系;S4、将蜗轮齿面上的点投影到S3建立的切平面上,获得投影点在切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S5、将S4中的投影点坐标代入修形量方程,获得齿面上被投影点的修形量;S6、将S1中的蜗轮齿面上的点沿着该点处齿面法向量向轮齿内部偏移,偏移距离为S5中的修形量;S7、将S6中偏移后的点高次拟合成光顺面,即为修形后的齿面;S8、在三维软件中对S7中的修形齿面与原始不修形齿面进行偏差比较,如果斑点符合要求,则修形结束,否则调整S5中的修形量方程中的系数,重复S5到S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275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