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网络融合发现过程中对网络节点发送方式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0484.0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8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史琰;姬思敬;盛敏;何雨航;陶伟伟;钟明祥;仲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84/18;H04W72/0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61205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移动Ad Hoc网络网络融合场景下,网络节点发现过程中对网络节点发送方式的优化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发送效率不高,发现概率低、发现时间长的问题。其实现方案为:发送节点将空闲数据时隙划分为若干个微时隙;发送节点产生第一个复帧的基本方向序列;根据第一个复帧的基本方向序列,在当前空闲数据时隙的每个微时隙发送发现包,并判断当前复帧的操作是否完成:若完成,则继续当前复帧下一个空闲数据时隙的发送操作;否则,判断发送节点是否完成所有复帧的操作:如果未完成,则在下一个复帧继续发送;如果完成,则发送工作结束。本发明提高了节点发送效率,增大了节点发现概率,减少了节点发现时间,可用于网络融合。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融合 发现 过程 节点 发送 方式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网络融合发现过程中以微时隙为最小发送单位的优化方法,包括:/n(1)设发送节点有a个网络外方向,f个空闲数据时隙,其中a≥1,f≥1,将发送节点的每个空闲数据时隙都划分为 个微时隙,是将每个空闲数据时隙划分为三部分,再将每部分划分为不同个数的微时隙,即第一部分为a个微时隙,第二部分为 个微时隙,第三部分为最后的a个微时隙,一共有 个微时隙;发送发现包仅在第一部分的微时隙和第三部分的微时隙中进行,而中间第二部分的 个微时隙不需要做任何操作;其中Ts为空闲数据时隙时长,Δ为天线波束驻留时长,由于波束驻留时长Δ相对空闲数据时隙长度Ts较短,因此有 即在一个空闲数据时隙中划分的微时隙数远远大于网络外方向数的2倍;/n(2)在发现过程开始时,发送节点产生一组元素不重复的随机序列{B1,B2,...,Bi,...,Ba-1,Ba}作为第一个复帧的基本方向序列,其中Bi为第i个元素指向的一个网络外方向,i=1,2,...,a;/n(3)设Fn和Sn分别为当前复帧号和当前空闲数据时隙号,1≤Fn≤a,1≤Sn≤f;假设连续a个发送复帧的空闲数据时隙位置不变,这a个复帧在每个微时隙发送节点发现序列:/n(3a)从第一个复帧的第一个空闲数据时隙开始发送操作,即Fn=1,Sn=1,并将当前复帧的基本方向序列{B1,B2,...,Bi,...,Ba-1,Ba}作为当前空闲数据时隙的发送方向序列{D1,D2,...,Di,...,Da-1,Da},其中Di为第i个元素指向的当前空闲数据时隙的一个发送方向;/n(3b)根据当前空闲数据时隙发送方向序列{D1,D2,...,Di,...,Da-1,Da},在当前空闲数据时隙的前a个微时隙中第j个微时隙向第i个元素Di所指发送方向发送发现包,其中j=i;在当前空闲时隙的最后a个微时隙的倒数第k个微时隙向第i个元素Di所指发送方向发送发现包,其中k=i;/n(3c)判断当前复帧是否还有未操作的空闲数据时隙:/n若当前复帧还有未操作的空闲数据时隙,即Sn<f,则循环左移当前空闲数据时隙的发送方向序列,并将其作为当前复帧下一个空闲数据时隙的发送方向序列,然后将当前空闲数据时隙更改为下一个空闲数据时隙,即Sn=Sn+1,返回步骤(3b);/n若当前复帧的所有空闲数据时隙已经操作完毕,即Sn=f,则执行步骤(3d);/n(3d)判断发送节点是否已经完成a个复帧的发送工作:/n若发送节点还未完成a个复帧的发送工作,即Fn<a,则循环左移当前复帧的基本发送序列{B1,B2,...,Bi,...,Ba-1,Ba},并将其作为下一个复帧的基本发送序列和下一个复帧首个空闲数据时隙的发送方向序列,然后将当前复帧更改为下一个复帧,将当前空闲数据时隙更改为当前复帧的第一个空闲数据时隙,即Fn=Fn+1,Sn=1,返回步骤(3b);/n若发送节点已经完成a个复帧的发送工作,即Fn=a,则发送工作结束。/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2048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