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9282.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蓝碧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是利用纳米光栅结构模板,在聚碳酸脂板表面构筑硅烷偶联剂图形,加热,紫外光照射,得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复合膜,再在聚硅氧烷层上旋涂聚乙烯醇层,高温退火,得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只对蓝光有高的光透过率及雾度,同时提高蓝光的色纯度,但对其它颜色的光,如白光、绿光、红光等,不仅光透过率及雾度较低,而且不能提高相关颜色光的色纯度,即本发明制备的光扩散膜对蓝光具有选择性。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光栅 结构 复合 扩散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复合膜制备;室温下,将1ml硅烷偶联剂溶液滴加在面积为9cm2、厚度为0.2mm、蓝光透过率为93%的聚碳酸脂板上,旋涂硅烷偶联剂层;将线宽、间距均为90nm的压印用纳米光栅结构模板放置在硅烷偶联剂层上,用压印的方法构建纳米光栅结构图形,再放置在烘箱中,于100℃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分离模板,得图形化聚碳酸酯复合膜;再将图形化聚碳酸酯复合膜放入紫外箱中,用365nm波长紫外光照射10分钟,取出,得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复合膜;其中硅烷偶联剂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环己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00∶1∶0.5;(2)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制备;将聚乙烯醇溶液滴加在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复合膜图形化层上,旋涂成300nm厚的聚乙烯醇层,放置在烘箱中,于90℃加热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其中聚乙烯醇溶液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蒸馏水∶聚乙烯醇∶硼酸=100∶10∶0.2,聚乙烯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2000;用透过率测试仪检测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的蓝光、红光、绿光、白光透过率;用雾度计检测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的蓝光、红光、绿光、白光雾度;将色纯度为0.80的蓝光、红光、绿光、白光经纳米光栅结构复合蓝光扩散膜透射,用色彩照度测试仪测得透射光的色纯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928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刻有3D图案的交易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通话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