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牦牛圈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4206.4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君;周建旭;冯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金县鑫宇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400 四川省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牦牛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不仅是高山牧区的主要畜种,更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虽然牦牛在很久以前就被驯化,但截至目前牦牛的养殖主要还是以“靠天养畜”的模式,即以自然放牧靠天吃饭的养殖模式进行散养,这种养殖方法周期较长,同时也会出现肉质老化,此外,这种养殖模式始终无法摆脱″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显然,现有牦牛的养殖方式存在着养殖成本高,肉质老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牦牛圈养方法,包括圈养场地选择、牦牛入场处理、环境适应期饲养、体质保健期饲养、肉质改善期饲养和出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牦牛 圈养 方法 | ||
【主权项】:
本发明一种牦牛圈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圈养场地选择,选择在海拔2500米以上、背风向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圈舍;步骤二:牦牛入场处理,包括待圈养的牦牛在运输装车前处理、牦牛运输到圈养场地下车时的消毒处理以及进入圈舍前的消毒处理;步骤三:环境适应期饲养,所述环境适应期的饲养周期为13天~15天,对进入圈舍后的牦牛进入环境适应期间的饲养,包括祛除牦牛体表和体内的寄生虫和对牦牛健胃;步骤四:体质保健期饲养,所述体质保健期的饲养周期为38天~43天,在这一期间段每次草料投放的方式采用先期投放粗料、接着投放精料、最后投放粗料的方式,在草料投放结束后的1小时内投放清水;步骤五:肉质改善期饲养,所述肉质改善期的饲养周期为36天~46天,在这一期间段每次草料投放的方式采用先期投放粗料、然后投放精料的方式,在投放粗料的时候提供充足的饮水;步骤六:出栏,对在肉质改善期饲养的牦牛达到300公斤~400公斤时即可完成饲养,进行出栏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金县鑫宇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小金县鑫宇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42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乳期肉羊羊仔的饲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蟾蜍生态化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