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自动灭火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7323.5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博文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7/4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固定架、控制模块、视频识别分析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外壳体、内壳体和罐体,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室内安全带固定点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外壳体一侧,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内壳体,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所述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同轴设置,所述外壳体顶部设有开口,并套接于内壳体底部,所述内壳体能够绕外壳体转动等,在上述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配套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车内驾驶室在发生自燃的情况,能够自动感知车内发生火灾状况,同时还能够检测并定位于火源位置,并能够自动灭火起到抑制车辆自燃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自动 灭火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车载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2)、视频识别分析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外壳体(3)、内壳体(4)和罐体(9),所述控制模块(2)设置在外壳体(3)一侧,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内壳体(4),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摄像头(5)、传感器(10)和红外热像仪(11),所述外壳体(3)和内壳体(4)同轴设置,所述外壳体(3)顶部设有开口,并套接于内壳体(4)底部,所述内壳体(4)能够绕外壳体(3)转动,所述内壳体(4)开有切口,所述传感器(10)和红外热像仪(11)分别位于内壳体(4)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切口指向相同,所述外壳体(3)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罐体(9);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俯仰摆动单元和水平旋转单元,所述俯仰摆动单元设置在内壳体(4)内部,包括扇形齿轮(5.1)、圆柱齿轮(5.2)、摆动电机(5.3),所述摆动电机(5.3)转轴固接有圆柱齿轮(5.2),所述扇形齿轮(5.1)通过内壳体(4)内壁设有的水平轴支撑,所述扇形齿轮(5.1)一端与所述圆柱齿轮(5.2)啮合,所述扇形齿轮(5.1)另一端固接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指向内壳体(4)设有的切口处;所述水平旋转单元包括内壳体转轴(4.1)、传动带(4.2)、薄螺母(4.3)和旋转电机(3.1),所述内壳体转轴(4.1)为中空轴,所述内壳体转轴(4.1)分别穿接外壳体(3)和内壳体(4)的底部,并通过两端的薄螺母(4.3)连接,所述旋转电机(3.1)设置在内壳体(4)下部并固接于外壳体(3)底端内壁,所述旋转电机(3.1)通过传动带(4.2)带动内壳体转轴(4.1)转动,同时内壳体转轴(4.1)联动内壳体(4)转动;所述内壳体(4)内还设有摆动杆(7)和摆动连杆(6),所述摆动连杆(6)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并位于摆动杆(7)和摄像头(5)之间,所述摆动连杆(6)一端铰接摄像头(5),所述摆动连杆(6)另一端铰接摆动杆(7),所述摆动杆(7)另一端与内壳体(4)内壁底面面铰接,所述俯仰摆动单元驱动所述摄像头(5),并通过摆动连杆(6)联动摆动杆(7)摆动;所述摆动杆(7)为中空管并连接有软管(9.2),所述软管(9.2)穿过内壳体转轴(4.1)通过管接头与罐体(9)出气口连接,所述摆动杆(7)上设有电磁阀(9.3)和压力表(9.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博文,未经刘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73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