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载荷下电动静液作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7989.0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静;冯利军;谭启凡;延皓;竺超今;宗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载荷下电动静液作动系统。包括:伺服电机连接到双向变量双联泵,双向变量双联泵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第一、第二蓄能器;第二蓄能器与第一压力表相连,并连接到非对称液压缸的有杆腔;双向变量双联泵的两个出油口相互连通,并与第二压力表相连,第二压力表还与非对称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非对称液压缸的上端连接重力负载;直线电机与比例调节装置相连,比例调节装置与双向变量双联泵相连。本发明解决了电动静液系统中非对称液压缸两腔的流量不对称问题,并利用直线电机和比例调节装置精确快速调节双向变量双联泵的变量结构,结构简单,同时避免了电液伺服变量调节机构引入控制阀带来的节流损失,进一步提高能效。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变量 双联泵 压力表 比例调节装置 非对称液压缸 对称液压缸 直线电机 重力载荷 作动系统 蓄能器 下电 变量调节机构 变量结构 电液伺服 节流损失 快速调节 伺服电机 重力负载 不对称 出油口 进油口 控制阀 无杆腔 上端 杆腔 能效 与非 连通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重力载荷下电动静液作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1)、双向变量双联泵(2)、直线电机(3)、比例调节装置(4)、第一压力表(6)和第二压力表(7)、非对称液压缸(11)、重力负载(12)、第一蓄能器(13)和第二蓄能器(14);所述伺服电机(1)连接到所述双向变量双联泵(2),所述双向变量双联泵(2)的两个进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蓄能器(13)和第二蓄能器(14);第二蓄能器(14)与第一压力表(6)相连,并连接到非对称液压缸(11)的有杆腔;所示双向变量双联泵(2)的两个出油口相互连通,并与第二压力表(7)相连,所述第二压力表(7)还与非对称液压缸(11)的无杆腔相连;所述非对称液压缸(11)的上端连接重力负载(12);所述直线电机(3)与所述比例调节装置(4)相连,所述比例调节装置(4)与所述双向变量双联泵(2)的两组变量机构相连;所述第一蓄能器(13)和第二蓄能器(14)的设定压力差与非对称液压缸(11)的两腔面积相互匹配;所述双向变量双联泵(2)的变量机构运动由直线电机(3)驱动;所述比例调节装置由水平运动的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和摆动臂(44)组成,第一连杆(41)与直线电机(3)的驱动端相连,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分别与双向变量双联泵(2)的两个变量机构相连,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通过摆动臂(44)进行协同运动;所述摆动臂(44)围绕其中心的摆角范围为
所述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所述第三连杆(43)的滑块在摆动臂(44)的滑槽内滑动,沿水平方向运动,通过选择所述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所述第三连杆(43)的设计尺寸和安装位置,实现双向双联变量泵(2)的两组变量机构的比例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6798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