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BUS输入微功率无线输出并线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4311.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9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朱林;陈瑜;沈晓斌;倪志泉;董寒宇;李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杨燕霞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M‑BUS输入微功率无线输出并线转换器,包括中央处理模块、M‑BUS接收模块、M‑BUS发送模块、微功率无线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M‑BUS接收模块、M‑BUS发送模块及微功率无线处理模块分别和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本发明通过设置M‑BUS接收模块和微功率无线处理模块,能够把M‑BUS采集数据转换成ZIGBEE无线数据进行传送,即从M‑BUS读取的数据,可以通过Zigbee进行无线数据传送,传送给上层主站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水表和电表的同时抄读,而且本发明的并线转换器具有数据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体型小巧等特点,大大降低了漏抄、误超的发生几率,提高计量仪表抄读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bus 输入 功率 无线 输出 转换器 | ||
【主权项】:
1.一种M-BUS输入微功率无线输出并线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M-BUS接收模块(2)、M-BUS发送模块(3)、微功率无线处理模块(4)和为整个并线转换器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模块(5),M-BUS接收模块(2)、M-BUS发送模块(3)及微功率无线处理模块(4)分别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相连;所述的微功率无线处理模块(4)包括芯片U1,芯片U1采用CC2530片上系统;芯片U1的16脚、17脚分别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的DEBUG-RX脚、DEBUG-TX脚相连,芯片U1的1脚、2脚、3脚、4脚及41脚均接地,芯片U1的21脚、24脚、27脚、28脚、29脚、31脚及39脚均接3.3V电压,芯片U1的39脚经电容C51和电容C52的并联电路接地,芯片U1的21脚经电容C53接地,芯片U1的24脚经电容C54接地,芯片U1的27脚经电容C55和电容C56的并联电路接地,芯片U1的31脚经电容C57和电容C58的并联电路接地,3.3V电压经电感L51接电压VCC,芯片U1的25脚和电容C60的一端相连,电容C60的另一端既经电感L52接地又经电容C59和电容C61的串联电路和天线SMA的1脚相连,天线SMA的2脚接地,芯片U1的26脚和电容C62的一端相连,电容C62的另一端和电感L53的一端相连,电感L53的另一端和电容C59与电容C61的连接点相连,芯片U1的22脚和23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51,晶振Y51的两端分别经电容C67和电容C68接地,芯片U1的32脚和33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52,晶振Y52的两端分别经电容C65和电容C66接地,芯片U1的40脚经电容C64接地,芯片U1的30脚经电阻R51接地;所述的M-BUS接收模块(2)包括场效应管Q7~场效应管Q11和差动比较器U3,差动比较器U3采用TL331差动比较器;场效应管Q9、场效应管Q10及场效应管Q11的栅极经电阻R25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的TXD-FN/DIS脚相连,场效应管Q9的漏极经电阻R20和差动比较器U3的3脚相连,差动比较器U3的3脚经电容C10接地,电阻R20上并联有二极管D6,且二极管D6的负极和场效应管Q9的漏极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和差动比较器U3的3脚相连,场效应管Q9的源极和二极管D7及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7及二极管D8的负极均和差动比较器U3的1脚相连,差动比较器U3的1脚经电阻R22接地,差动比较器U3的2脚接地,场效应管Q9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10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10的漏极既和二极管D9及二极管D10的负极相连又和二极管D1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9及二极管D10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10的源极相连,场效应管Q10的源极和M-BUS总线中的M-BUS-端相连,二极管D11的负极和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差动比较器U3的5脚既接+5V电压又经电容C7接地,差动比较器U3的4脚,一路经电阻R21和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接+5V电压,另一路和场效应管Q8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8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8的漏极既经电阻R18接+3V电压又和场效应管Q7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7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1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11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7的漏极既和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1)的RXD-FN/DIS脚相连又经电阻R19和电容C8的并联电路和+3V电压相连。/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43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