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3220.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邹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进彬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挖设养殖沟,对所述养殖沟进行前处理,构造泥鳅生活场地;步骤二、向稻田中加入发酵后的蓄禽粪肥,向稻田中灌水并移栽秧苗;步骤三、待秧苗返青后,将泥鳅苗放入养殖沟中,向养殖沟中定期向养殖池中投放投饵装置对泥鳅进行投喂饵料,每20~30天换一次水;每隔4~5天通过充氧机对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的水进行充氧。本发明将泥鳅套养在稻田中,能够形成自然环境的循环,促进水稻质量增加,又能够为泥鳅提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得到天然、安全、营养的鱼肉。 | ||
搜索关键词: | 节省 饵料 稻田 养殖 泥鳅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节省饵料的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沼泽地改造为稻田,除去稻田四周的杂草,按300~500g/亩的量向稻田中洒生石灰,稻田暴晒5~9天,然后在稻田的田埂内侧的1~1.5m处挖掘外环沟,在位于所述外环沟内部的稻田区域挖掘十字形的内连沟,所述内连沟的端部与所述外环沟连通,形成相通的养殖沟,所述养殖沟的底表面与稻田表皮的距离均为40~60cm,宽度均为15~20cm;对所述养殖沟进行前处理,形成泥鳅的生活场地;步骤二、将蓄禽粪肥按180~220kg/亩的量施入稻田的表皮,用塑料膜将蓄禽粪肥覆盖,密封发酵8~12天,然后将发酵后的蓄禽粪肥与稻田表皮往下10~15cm的淤泥充分混合;向稻田中灌水,在稻田中插入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耐肥力在深水中生长及产量高的水稻品种的秧苗,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不栽种秧苗;步骤三、待秧苗返青后,将泥鳅苗放入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每亩稻田放养1.0~1.4万尾泥鳅,每尾重量为3~5g,保持稻田水位在60~70cm,控制稻田水水质透明度为25~30cm,水的pH值为7~7.5;每天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向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中投入多个投饵装置,对泥鳅进行投入饵料喂养;当气温低于28℃时,每20~30天换一次水;当气温高于28℃时,每5~7天换一次水,每次更换的水量为稻田中水量的55~60%,每隔4~5天通过充氧机对所述外环沟和所述内连沟的水进行充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进彬,未经邹进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322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
- 下一篇: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