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三维环境模型重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8963.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7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迎;管涛;雷蕾;骆汉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7/33;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王世芳;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三维环境模型重构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提取和匹配特征点,并利用特征点反投影得到像素信息,再根据像素信息进行立体匹配与迭代更新,提高三维场景重构的准确度,以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提供直观、准确的参考。该设备基于上述方法运行,可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视觉三维重构进行实时建模,直观明了的还原施工现场。该系统通过安全帽采集图像,将摄像头设置在安全帽上,终端设备设置于后台,项目管理人员不需要进入施工现场就能清楚知道现场施工进度。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实时将三维重构模型与BIM中预期施工进度预期计划模型进行对照,及时发现实施中的偏差,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识别 三维 环境 模型 方法 设备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三维环境模型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从截取的关于三维环境的一系列照片中找出相邻两幅图像之间的特征点及其对应关系,完成相邻两幅图像中的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2)重复步骤(1)直至完成所有图像中的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之后,将所有特征点向空间投影,得到场景稀疏点云;(3)首先将步骤(2)得到的场景稀疏点云中的每个投影点重投影到对应的图像上,得到在相应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的位置信息,并对已得到位置信息的像素进行立体匹配计算,得到其对应的深度、法向量以及可信度,选取可信度最高的像素,将其对应的深度、法向量以及可信度赋予与其相邻的四个像素,得到深度、法向量以及可信度相同的五个像素;从该五个像素中随机选取一个重复上述立体匹配与赋值过程,迭代更新得到稠密点云;(4)先对步骤(3)得到的稠密点云进行德劳内三角化得到德劳内四面体,再利用稠密点云中的点的可见性信息,将德劳内四面体划分为不可见的内部与可见的外部两部分,进而在内部与外部的分界处提取出空间三角网格;(5)首先将步骤(4)得到的空间三角网格正交投影到指定的图像上,在图像上得到空间三角网格的投影网格,投影网格中包含像素p的正视图,将偏移与遮挡最小的正视图作为像素p的正图像;将像素p的正图像反投影到空间三角网格,最终得到三维环境重构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9896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计算下的CAE海量数据轻量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库容量算精度验证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