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含人工合成抗菌药水体中生物毒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4217.9 | 申请日: | 201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0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程景胜;高楠;元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14;C02F103/3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含人工合成抗菌药水体中生物毒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培养:将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得一级种子;将血红密孔菌培养得一级种子;(2)将含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水体与发酵培养基混合配成降解液;(3)取黄孢原毛平革菌和血红密孔菌一级种子离心,弃上清,放入降解液中,发酵,离心,收集上清;(4)将步骤(3)得上清与Luria‑Bertani培养基混合,接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监测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24h内OD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人工合成 抗菌 药水 生物 毒性 方法 | ||
【主权项】:
降低含人工合成抗菌药水体中生物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培养:将保藏编号为CGMCC 5.776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中,在28‑35℃培养4‑6天;再转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液体培养基中在28‑35℃,在搅拌下,培养45‑50小时,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一级种子;将保藏编号为CGMCC 5.815的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中,在28‑35℃培养5‑7天;再转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液体培养基中在28‑35℃,在搅拌下,培养45‑50小时,得到血红密孔菌一级种子;(2)降解液配制:将含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水体与发酵培养基混合配成降解液,使降解液中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浓度在2‑10mg/L;(3)按比例,取步骤(1)获得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一级种子15‑25mL干重条件下的浓度为0.09‑0.15g/L和血红密孔菌的一级种子15‑25mL干重条件下的浓度为0.09‑0.15g/L,在6000‑8000rpm离心10‑15min,弃上清,放入降解液中,使总体积为500mL,在28‑35℃,150‑200rpm,混合发酵180‑200h,6000‑8000rpm离心,收集上清;(4)将步骤(3)获得的上清与Luria‑Bertani培养基按4:1比例混合,接入大肠杆菌(E.coli DH5α)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RH33),使所述大肠杆菌的初始光密度OD600=0.2,使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初始光密度OD600=0.2,监测所述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24h内OD600变化,OD600与含人工合成抗菌药水体中生物毒性成反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942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