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监控网络中的数据打包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0974.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歧强;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8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监控网络中的数据打包方法及系统,将信道的误码率与测点数据的上传周期要求作为参数,建立包含时间的多尺度约束的优化模型,利用基于种群的启发式算法求解,以实现网络连接与数据发送次数的最小化。本发明可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建筑系统等复杂监控网络,能有效地对数量庞大、种类各异的现场测点进行优化管理,通过减少网络连接与解析次数,减轻上级数据中心的运行负担,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监控 网络 中的 数据 打包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复杂监控网络中的数据打包方法,其特征是:将信道的误码率与测点数据的上传周期要求作为参数,建立包含时间的多尺度约束的优化模型,利用基于种群的启发式算法求解,以实现网络连接与数据发送次数的最小化,所述优化模型为:
s.t.kj=Nj/Tj![]()
![]()
Tj·xij≤Ii
其中,k表示单位时间内所有测点组的数据传输次数总和,jmax表示求解过程中所得到的j的最大值,kj表示单位时间内第j组测点的数据传输次数,Nj表示成功传输第j组数据所对应的实际发送次数期望,Tj表示第j组测点的数据传输时间间隔,pj表示第j组测点的数据所打包而成的数据帧的误帧率,w表示求取数学期望过程中的中间变量,Lj表示第j组测点的数据包大小,pe表示汇集单元与上级数据单元之间信道的误码率,La表示协议封装所需要的固定字节数,n表示汇集单元下的测点总数,ai表示第i个测点每次发送的数据量,xij表示第i个测点是否在j组中的布尔变量,Ii表示第i个测点的上传周期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8097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言理解系统和方法的生成
- 下一篇:始终开启部件中的时钟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