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嫩栗香绿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9736.7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波;滑金杰;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杨艳芹;王近近;江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嫩栗香绿茶的加工方法,其制作方式是:以小叶品种嫩度为1芽1叶或1芽2叶初展的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设施摊青工艺技术进行摊放作业,经电磁杀青装置三段式杀青处理后,采用适当轻揉或中揉工艺破坏叶内细胞组织,随后通过烘干加烘焙的工艺进行干燥作业,获得具有特殊嫩栗香、滋味鲜爽的绿茶产品。本发明通过分步精准控制设施摊青的参数和补水缓摊技术,实现内含成分的缓慢定向转变,真正实现“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效果,既有好的香气,又保持优异滋味和色泽品质,固定并突出嫩栗香风味特色。本发明以茶产品好喝、好闻、价格实惠为目的,实现内质风味的提升,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滋味鲜爽、香气中带有明显嫩栗香的绿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嫩栗香 绿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嫩栗香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选用小叶种的茶树品种,嫩度为1芽1叶或1芽2叶初展的鲜叶作为制作原料;(2)鲜叶采制时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期间,鲜叶氨基酸含量在3.5‑5.0%,茶多酚含量25‑28%;(3)采用设施摊青系统对鲜叶进行摊放处理,摊青系统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5‑27℃,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同时每隔1h通风5min,达到输入O2,排出CO2的效果,让鲜叶进行缓慢而持续的呼吸作用和物质转换;(4)鲜叶摊青至含水率70%时,利用补水缓摊技术,将设施摊青系统的环境湿度提高至80‑85%,同时喷洒少量水分在鲜叶表面,一方面让脂类香气前体物质更多转换,另一方面让已形成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的降解类品质成分尽量保留,直至含水率66‑68%;(5)将摊青叶上电磁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作业,杀青时需借助电磁滚筒杀青机的加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采用先高后低的原理,分成三段进行调控,充分利用前期摊青积累的物质储备;(6)杀青叶利用熟化提香技术,待叶温稍加冷却后,即装入食品级塑料袋中系紧,中间尽量不留有空气,进行闷熟提香处理;(7)对杀青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60‑90min,至揉捻叶稍粘手,有少量茶汁溢出即可;(8)揉捻叶下机后进行解块处理,一方面去除团块,利于外观和品质一致,另一方面,让茶汁重新回到细胞中,有助于优异香气品质的形成;(9)在制品利用电磁滚烘机进行初干作业,初烘的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100℃,筒壁温度设定为110‑120℃,投叶量在35‑45kg/h,初烘后含水率控制在20‑25%;(10)将初烘叶放在冷却贮叶槽上进行摊凉处理0.5‑1h;(11)将在制品采用焙笼的低温烘焙方式进行足火干燥,以获得较佳的嫩栗香风味特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97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全自动摇青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绿茶的压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