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面接触扭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6633.9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龙;张坡;周明琢;刘晓军;翟文正;周莉萍;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面接触扭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装置、定位夹持装置、摩擦副、驱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计算机测控系统,加载装置通过加载钢球为摩擦副施加正压力,保持摩擦副运行过程中面接触的载荷平稳。数据采集装置的扭矩传感器、驱动电机信号以及角位移信号与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相连接,记录和控制微动摩擦副的角位移幅值大小,并实时输出微动摩擦扭矩的变化情况。按照本发明实现的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载荷平稳、角位移幅值精度较高,能更好的反应实际工况扭动微动摩擦磨损特性等特点,能够进行不同载荷、频率以及角位移幅值下的扭动微动磨损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系统 扭动 微动摩擦磨损 角位移 面接触 摩擦 数据采集装置 加载装置 微动 计算机测控系统 计算机数据采集 定位夹持装置 角位移信号 扭矩传感器 加载钢球 控制系统 摩擦扭矩 驱动电机 驱动装置 实际工况 实时输出 微动磨损 运行过程 正压力 施加 记录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面‑面接触扭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加载装置、定位夹持装置、摩擦副、驱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计算机测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试样夹具(6)和下试样夹具(3),分别用于固定上下摩擦副试样;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支架(8)、支撑平台(2);所述加载支架(8)至少由纵向的两个侧板和横向的端盖(11)组成第一空间,与所述支撑平台(2)固定;所述加载支架(8)的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导向块(10),所述导向块(10)上固定有加载横梁(13),所述加载横梁(13)与连接件(7)连接,所述连接件(7)固定所述夹持装置中的上试样夹具(6),所述上试样夹具(6)通过所述连接件(7)与所述扭矩传感器(9)相接,加载钢球(14)设置于所述上试样夹具(6)与所述连接件(7)之间,所述上试样夹具(6)与所述加载钢球(14)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球面凹槽,所述加载装置通过加载钢球(14)为摩擦副(4,5)施加正压力;扭矩传感器(9)上端通过连接固定在端盖(11)上,下端出轴与连接件(6)方形空间隙配合;所述驱动装置产生驱动信号控制步进电机(17)的启闭、转速和转向,所述步进电机(17)轴通过减速箱(15)与所述下试样夹具(3)转轴连接,编码器采集并反馈所述步进电机(17)的旋转角度值发送至所述计算机测控装置;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扭矩传感器(9)输出的扭矩值并发送至所述计算机测控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测控装置相连,所述加载横梁(13)与所述导向块(10)通过螺钉连接,砝码(12)所加载载荷通过所述导向块(10)以及加载横梁(13)传递到加载钢球(14)上,进而再传递到上试样夹具以及所述摩擦副(4,5)上,所述的试验系统通过所述计算机测控装置调节所述步进电机(17)的角位移幅度来进行微动或滑动磨损实验的切换,所述连接件(7)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上试样夹具(6)相连接,所述连接件(7)上端加工有方形孔,与所述扭矩传感器(9)下端方形出轴间隙配合,以保证在载荷施加过程中扭矩传感器不承受轴线载荷,所述扭矩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所述加载支架(8)的端盖(11)上,所述摩擦副为平板状下试样(4)和环状上试样(5),所述下试样夹具(3)及所述平板状下试样(4)具有小于1微米以内的表面平行度,所述上试样(5)的外径为10㎜,内径为8㎜,所述下试样夹具(3)为带有润滑槽的形式,摩擦界面浸没在所述润滑槽的润滑介质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066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稀土灼烧装置
- 下一篇: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