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加工设备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4474.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天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阳县开源富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3/00;B02C21/00;B08B9/093;F26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725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加工设备,包括脱粒单元、搅拌下料单元、粒轴筛分单元、除尘干燥单元、玉米传送单元和玉米轴粉碎单元;所述脱粒单元的出料端与搅拌下料单元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搅拌下料单元的出料端与粒轴筛分单元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粒轴筛分单元的漏粒端与除尘干燥单元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除尘干燥单元的出料端与玉米传送单元的入料端连接;所述粒轴筛分单元的出料端与玉米轴粉碎单元的入料端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筛分单元 出料端 干燥单元 下料单元 进料端 除尘 玉米加工设备 传送单元 粉碎单元 脱粒 入料端 玉米轴 玉米 | ||
【主权项】:
1.一种玉米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粒单元(70)、搅拌下料单元(68)、粒轴筛分单元(62)、除尘干燥单元(61)、玉米传送单元(18)和玉米轴粉碎单元(66);所述脱粒单元(70)的出料端与搅拌下料单元(68)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搅拌下料单元(68)的出料端与粒轴筛分单元(62)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粒轴筛分单元(62)的漏粒端与除尘干燥单元(61)的进料端连接;所述除尘干燥单元(61)的出料端与玉米传送单元(18)的入料端连接;所述粒轴筛分单元(62)的出料端与玉米轴粉碎单元(66)的入料端连接;所述除尘干燥单元(61)包括设备容器(5)、第一下料板(1)、除尘反应容器(2)、第二下料板(13)、第三下料板(12)和风机振动单元(11);所述设备容器(5)为顶部开口的柱形容器结构;所述第一下料板(1)为凹形圆板易振结构,其凹形板中部均匀有若干漏料孔(15),第一下料板(1)水平设置在设备容器(5)内腔,第一下料板(1)将设备容器(5)内腔分隔为设备容器上腔和设备容器下腔,其中设备容器下腔内侧壁设有通风口(4),其通风口(4)处设有负压风机(60),负压风机(60)出风口连接外界;所述除尘反应容器(2)为顶部开口的柱形容器结构,除尘反应容器(2)设置在设备容器下腔,除尘反应容器(2)顶部入料口与第一下料板(1)上的若干漏料孔(15)对应设置,除尘反应容器(2)顶部与第一下料板(1)底面间距设置;所述第二下料板(13)为凸形圆板易振结构,第二下料板(13)水平悬空设置在除尘反应容器(2)内腔,第二下料板(13)与第一下料板(1)通过第一振动传递柱(14)支撑连接;所述第三下料板(12)为环状板,第三下料板(12)在第二下料板(13)下方,并水平设置在除尘反应容器(2)内腔,第三下料板(12)外轮廓与除尘反应容器(2)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下料板(13)和第三下料板(12)将除尘反应容器(2)内腔分隔为上反应腔(18)、中反应腔(40)和下反应腔(17),其中下反应腔(17)通过通风管道(3)与外界联通,下反应腔(17)底部设有出料装置(7);所述风机振动单元(11)穿过在第三下料板(12)环形内圈,风机振动单元(11)外壁与第三下料板(12)环形内圈之间设有漏粒间隙,风机振动单元(11)出风口连接中反应腔(40),风机振动单元(11)进风口连接下反应腔(17),风机振动单元(11)与第二下料板(13)通过第二振动传递柱(4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阳县开源富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紫阳县开源富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844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