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连铸机辊缝精度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8561.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8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韩志伟;孔意文;邓比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连铸机辊缝精度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板坯连铸机,所述板坯连铸机包括弧型段、矫直段和水平段,该方法具体为首先计算弧型段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然后计算矫直段的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I,计算水平段的最佳控制参考点,最后以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最佳参考位置II和最佳控制参选考点为控制点,进行辊缝设定。本发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减小因所生产断面偏离基准辊缝而造成的辊子不对中对辊缝精度的影响,从而改善连铸坯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连铸机辊缝 精度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连铸机辊缝精度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板坯连铸机,所述板坯连铸机包括弧型段、矫直段和水平段,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首先计算弧型段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然后计算矫直段的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I,计算水平段的最佳控制参考点,最后以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I和最佳控制参考点为控制点,进行控制;计算弧型段的最佳控制参考位置I,公式如下:
其中:αr为控制参考位置的相对角度,Rb为连铸机内弧半径;r为生产特定厚度所需的内弧半径,β为辊缝补偿量
其中:α为扇形段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856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