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的超痕量检测光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2751.4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明;阳思涵;敬英;陈方林;杨雨浓;陈庆光;张玉;崔玉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11129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的超痕量检测光极,包括一端部为球状的纤芯和覆盖于纤芯球状端部的弧形包层,所述弧形包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层;所述纤芯球状端部、弧形包层和贵金属纳米粒子层共同形成检测光极的球形检测端;通过将贵金属纳米粒子固定于球形检测端,当样品溶液中溶剂蒸发后,样品溶质附着于弧形的球形检测端外壁,在重力作用下,弧形外壁能够较好的实现样品自动定位,利于样品汇聚,增强拉曼信号;同时球形检测端的设置,利于增大光极的数值孔径,有效提高光极对拉曼光信号的收集能力,针对超痕量待测物质,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同时,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 增强 效应 痕量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的超痕量检测光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部为球状的纤芯和覆盖于纤芯球状端部的弧形包层,所述弧形包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层,所述贵金属纳米粒子层可通过蒸镀的方式附着在弧形包层上;所述纤芯球状端部、弧形包层和贵金属纳米粒子层共同形成检测光极的球形检测端;所述球形检测端的球心位于所述纤芯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纤芯的球状部分直径大于或等于非球状部分纤芯的直径,弧形包层的内外表面直径大于或等于非弧形包层的直径,所述纤芯的球状端部为凸平型的第一凸透镜,所述弧形包层为凸凹型的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与第二凸透镜均以纤芯的中心轴线为光轴;所述第一凸透镜与第二凸透镜组成的复合凸透镜的焦点位于纤芯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凸透镜凸面的交点附近。/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275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