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排队建模的批量流式计算系统性能保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7307.5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毅;侯颖;苏超;陈诚;丁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861;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队建模的批量流式计算系统性能保障方法,性能保障方法分为五个步骤,过程划分、组件选取、性能建模、延迟计算和瓶颈定位及优化。本方法针对批量流式计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负载强度具有明显波动性特征,抽取了批量流式计算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依据排队论理论构建系统的性能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学解析;然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使用该模型计算不同负载强度下系统的数据处理延迟;在数据处理延迟无法满足数据处理时效性需求时,依据排队论原理定位性能瓶颈组件并给出优化配置建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排队 建模 批量 计算 系统 性能 保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排队建模的批量流式计算系统性能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性能保障方法分为五个步骤:过程划分、组件选取、性能建模、延迟计算和瓶颈定位及优化;其中,过程划分、组件选取和性能建模步骤是在批量流式计算系统在线运行前一次性完成,延迟计算、瓶颈定位及优化步骤则在系统在线运行中周期性执行;在性能建模时,对数据到达强度、组件服务时间等做如下假设:1)外部数据源的数据到达符合泊松分布;2)数据处理采用先来先服务的调度方式;3)数据到达时间间隔与组件服务时间的分布规律相互独立;4)网络是不可控因素,因此假设网络带宽足够;在本方法中,有几个基本的参数:数据块间隔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473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网络终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配置方法、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