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住宅区海绵城市设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6519.1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A01G1/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住宅区海绵城市设施系统,包括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落管和调蓄池;所述生态植草沟通过第一排水管与所述雨水花园连通,所述下凹式绿地通过第二排水管与所述雨水花园连通,所述雨水花园通过第三排水管与所述调蓄池连通,所述雨落管位于建筑物的外侧壁,所述雨落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建筑物的屋顶,所述雨落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生态植草沟或所述下凹式绿地。本发明能够将小区的屋面及地表径雨水导入住宅区自建的海绵城市设施系统进行吸收、净化以及收集,不仅缓解居住小区的排水系统及市政管网的压力,还能节约水资源,收集后的水体可直接用于道路和绿化喷洒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宅区 海绵 城市 设施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住宅区海绵城市设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落管和调蓄池;所述生态植草沟通过第一排水管与所述雨水花园连通,所述下凹式绿地通过第二排水管与所述雨水花园连通,所述雨水花园通过第三排水管与所述调蓄池连通,所述雨落管位于建筑物的外侧壁,所述雨落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建筑物的屋顶,所述雨落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生态植草沟或所述下凹式绿地;所述生态植草沟为下凹式沟槽,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滞水层、卵石层、第一种植土层、第一砾石层和第一素土层,所述卵石层铺设于所述第一种植土层表面的中间,所述卵石层和所述第一种植土层之间设有第一穿孔管,所述第一穿孔管的走向与所述生态植草沟的走向一致,所述第一穿孔管的起始端封闭且末端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穿孔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下凹式绿地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滞水层、第二种植土层、生物过滤层、第二砾石层和第二素土层,还包括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与所述第二溢流管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溢流管竖直设置且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第一溢流管沿下凹式绿地平面分布,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水口位于所述下凹式绿地的预设最高水位处,所述第二溢流管横卧于所述第二砾石层内,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溢流管连接,所述第二溢流管与第一溢流管的底端的垂直距离为50‑100mm,所述第二溢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花园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三滞水层、覆盖层、第三种植土层、过渡层、人工填料层、第三砾石层、防渗土工膜和第三素土层,所述第三砾石层内横卧有若干根第三穿孔管,若干根第三穿孔管相互平行,每根第三穿孔管的两端皆连接有竖向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穿孔管连接且上端高于第三滞水层的预设最高水位线,所述透气管的上端覆盖有透气防尘盖,所述第三砾石层内还横卧有所述第四排水管,所述第四排水管连接所有所述第三穿孔管,所述第四排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排水管连通;所述生态植草沟沿其走向逐渐向下倾斜,且倾斜度为0.5‑1.5%;所述第一种植土层的上表面为下凹式结构且下凹所形成的下凹空间构成所述第一滞水层,所述第一种植土层的上表面的边坡比为1:3且下凹深度为10‑20mm,周边绿地与所述生态植草沟连接处的边坡比为1:4;所述第二种植土层的上表面为下凹式结构且下凹所形成的下凹空间构成所述第二滞水层,所述第二种植土层的上表面的边坡比为1:5且下凹深度为90‑110mm,周边绿地与所述下凹式绿地连接处的边坡比为1:6;所述第三种植土层的上表面以及覆盖层为下凹式结构且下凹所形成的下凹空间构成所述第三滞水层,所述覆盖层的上表面的边坡比为1:5且下凹深度为150‑250mm;周边绿地与所述雨水花园连接处的边坡比为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4651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杯
- 下一篇: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