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桁架层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7196.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胜;裴鸿斌;于海申;王向阳;李浩;魏鑫;李绍东;郭宁;陈菊;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35 | 分类号: | E04B1/35;E04B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叉桁架层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结构及方法,所述交叉桁架层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层横梁与下层横梁、竖向设置的角框柱与边管柱以及斜向设置于所述上层横梁与所述下层横梁之间的第一斜管柱与第二斜管柱;其中,相邻的二第一斜管柱的顶部相接并分别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周围接设有接长筒;所述第二斜管柱的顶部在低于上层横梁处设有排气孔;令相邻的二第二斜管柱的顶部相接并与上层边管柱结合连通,相邻的第一斜管柱与第二斜管柱的顶部相接并与上层边管柱结合连通。本发明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解决了超高层交叉桁架层钢管柱混凝土顶升过程中混凝土串流或溢出后造成的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桁架 钢管 混凝土 施工 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交叉桁架层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结构,所述交叉桁架层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层横梁与下层横梁、竖向设置的角框柱与边管柱以及斜向设置于所述上层横梁与所述下层横梁之间的第一斜管柱与第二斜管柱;所述边管柱包括位于所述上层横梁之下的下层边管柱以及位于所述上层横梁之上的上层边管柱;所述第一斜管柱的底部与所述角框柱相接连通,所述第二斜管柱的底部与所述边管柱相接连通,所述第一斜管柱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斜管柱的顶部分别与所述上层横梁连接;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第一斜管柱的顶部相接并分别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周围接设有接长筒;所述第二斜管柱的顶部在低于所述上层横梁处设有排气孔;令相邻的二第二斜管柱的顶部相接并与所述上层边管柱结合连通,相邻的第一斜管柱与第二斜管柱的顶部相接并与所述上层边管柱结合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0719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 建筑物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