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建筑信息化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3399.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3/16;F24F11/00;F24F13/28;F24F13/00;B08B1/00;B08B1/04;B08B5/04;B08B7/02;B08B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信息化通风系统,主要涉及建筑智能信息化技术领域。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设有通风机,所述通风管道远离通风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框,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与第二支撑框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第一支撑框之间设有清洁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框远离第一支撑框的一侧设有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远离第二支撑框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加热器远离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设有风速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为过滤器是否需要进行清理提供评价标准,能够自动对过滤器进行清理,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保证楼宇内的空气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信息化 通风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建筑信息化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1),其特征是:所述通风管道(1)的一端设有通风机(2),所述通风管道(1)远离通风机(2)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框(3),所述第一支撑框(3)内设有若干个支撑轴(4),所述支撑轴(4)上设有叶片(5),所述支撑轴(4)的一端设有链轮(6),若干个所述链轮(6)上缠绕有链条(7),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轴(4)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8),所述通风管道(1)内设有第二支撑框(9),所述第二支撑框(9)的顶部设有卷轴(10),所述卷轴(10)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与卷轴(10)传动连接,所述卷轴(10)上设有帘板(12),所述第二支撑框(9)上竖直设有与帘板(12)相适应的滑轨(13),所述第一支撑框(3)与第二支撑框(9)之间设有过滤器(14),所述过滤器(14)与第一支撑框(3)之间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垂直设置于通风管道(1)内的导向柱(15),所述导向柱(15)上设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与导向柱(15)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6)上设有弧形挡板(19),所述弧形挡板(19)内设有与过滤器(14)相适应的毛刷辊(17),所述毛刷辊(17)的一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18),所述弧形挡板(19)的两端设有挡板(20),所述毛刷辊(17)与挡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8)与挡板(20)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挡板(20)与弧形挡板(19)组成吸尘口,所述弧形挡板(19)上设有伸缩管(21),所述伸缩管(21)的一端伸出通风管道(1),所述伸缩管(21)远离通风管道(1)的一端设有吸尘器(22),所述吸尘器(22)通过伸缩管(21)与吸尘口连通,所述支架(16)上设有丝母(23),所述通风管道(1)内设有与丝母(23)相适应的丝杠(24),所述丝杠(24)的一端设有第四驱动电机(25),所述第二支撑框(9)远离第一支撑框(3)的一侧设有空气加热器(26),所述空气加热器(26)远离第二支撑框(9)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27),所述空气加热器(26)远离温度传感器(27)的一侧设有风速传感器(28),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通风机(2)、第一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11)、第三驱动电机(18)、吸尘器(22)、第四驱动电机(25)、空气加热器(26)、温度传感器(27)、风速传感器(28)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033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系统及其空气净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室内空气循环治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