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滤波高效侦测式车辆内部车门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541.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良;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76 | 分类号: | E05B81/76;E05B81/06;E05B7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29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滤波高效侦测式车辆内部车门开启装置,针对现有车门内侧开启装置结构进行改进,引入多重联动检测电控控制机构,在车门内侧表面上、位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面向车尾方向的一侧设置按钮(5),通过针对L形拉手(1)和按钮(5)分别所设计的旋转角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实现智能侦测,如此,通过四指对L形拉手(1)的拉动,以及大拇指对按钮(5)的按压,这样靠近车门内侧表面的手则无法控制,实现远离车门内侧表面的手去控制开门的常态化,由此实现人员向车门方向的转动,进而实现车门开启与后方观察常态化,保证开门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滤波 高效 侦测 车辆 内部 车门 开启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滤波高效侦测式车辆内部车门开启装置,包括L形拉手(1)、转轴(2)、扭转弹簧、内嵌设置于车门内侧表面的长方形盒体(3),以及设置于车门内部的车门机械锁,其中,长方形盒体(3)的其中一面与车门内侧表面相平齐,且长方形盒体(3)的该面设置敞开口,且敞开口的长边呈水平;L形拉手(1)的两边长度分别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内侧相邻两边的长度相适应,L形拉手(1)通过转轴(2)活动设置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内,其中,L形拉手(1)的两边分别位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底边的内侧,以及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面向车尾方向一侧的侧边的内侧,转轴(2)竖直贯穿L形拉手(1)上位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侧边内侧的边,且转轴(2)的两端分别穿过长方形盒体(3)内部的顶面与底面,扭转弹簧设置于转轴(2)上,L形拉手(1)以转轴(2)为轴进行转动,且扭转弹簧不受力时,L形拉手(1)位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杆(4)、按钮(5)、压力传感器(8)和控制模块(6),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的电源、旋转角度传感器(7)、电控电机(9)、滤波电路(10);压力传感器(8)经过滤波电路(10)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其中,电源经过控制模块(6)分别为旋转角度传感器(7)、电控电机(9)进行供电,同时,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6)、滤波电路(10)为压力传感器(8)进行供电;滤波电路(10)包括运放器A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中,压力传感器(8)与滤波电路(10)输入端相连接,滤波电路(10)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10)输出端,滤波电路(10)输出端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1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定位杆(4)位于车门内部,且水平与转轴(2)端部交叉相连,旋转角度传感器(7)设置于定位杆(4)上;车门内侧表面上、位于长方形盒体(3)敞开口面向车尾方向的一侧设置贯穿表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按钮(5)外径相适应,按钮(5)活动置于该通孔内,压力传感器(8)设置于按钮(5)下,通过按钮(5)触控压力传感器(8);控制模块(6)、电控电机(9)和滤波电路(10)固定设置于车门内部,电控电机(9)的驱动杆与车门机械锁相联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1154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超声波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手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