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连发拉铆枪及拉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6426.9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慧成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41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手动连发拉铆枪及拉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手柄、右手柄、铆枪外壳、内筒、外筒;左手柄上形成用于储备铆钉的铆钉盒;外筒上端对应于铆枪外壳内;铆枪外壳的顶部设置活动口;内筒位于外筒内部;内筒上部设置有铆钉夹紧组件;铆枪外壳分别与左手柄、右手柄之间活动连接;外筒下端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左手柄和右手柄分别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本发明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出力强劲、使用方便、体积小易于携带等优点,操作过程无需其他能源和设备,仅需搬动左、右手柄,可实现自动连续拉铆,提高了铆接效率,因而其应用范围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连发 拉铆枪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手动连发拉铆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手柄(1)、右手柄(2)、铆枪外壳(3)、内筒(4)、外筒(5);左手柄(1)上形成用于储备铆钉的铆钉盒(6);外筒(5)上端对应于铆枪外壳(3)内;铆枪外壳(3)的顶部设置活动口(7);内筒(4)位于外筒(5)内部;内筒(4)上部设置有铆钉夹紧组件(8);铆枪外壳(3)分别与左手柄(1)、右手柄(2)之间活动连接;外筒(5)下端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9);左手柄(1)和右手柄(2)分别通过连接件(10)与连接块(9)活动连接;所述铆枪外壳(3)对应于左手柄(1)的侧面开有竖向的铆钉进口(3b),铆枪外壳(3)上设置有弹片(11),左手柄(1)上的铆钉盒(6)具有一斜面(6a),斜面(6a)与弹片(11)的端部(11a)对应;所述铆枪外壳(3)外侧还具有铆钉抬升块(3c);所述外筒(5)的下端具有圆盘(12),圆盘(12)对应于连接块(9)的下方;圆盘(12)上开有通孔A(12a);连接块(9)上开有通孔B(9a);内筒(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台(13),圆台(13)两侧连接弹性插杆(14);弹性插杆(14)分别与通孔A(12a)和通孔B(9a)对应;弹性插杆(14)上具有卡口(14a);所述手动连发拉铆枪还包括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5),第二连接块(15)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16)与左手柄(1)和右手柄(2)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块(15)设置铆钉回收腔(17);在外筒外部设置弹簧(18);内筒(4)的下端设置活塞(21),对应于铆钉回收腔(17)内;所述外筒(5)的上端开有限位腔(30);内筒(4)上端开有与限位腔(30)对应的限位孔(4b);在限位腔(30)内设限位弹簧片(19);限位孔(4b)内对应设置有限位钉(26);限位钉(26)与限位弹簧片(19)连接;所述外筒(5)和内筒(4)之间设置有用于内筒限位的销钉(20);内筒(4)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使其上下端形成台阶结构(4a);所述铆钉盒(6)呈圆弧形状;铆钉盒(6)内通过弹簧(25)设置有铆钉推块(27);铆钉盒(6)内通过铆钉推块(27)排布有铆钉(22);铆钉盒(6)内部设有铆钉帽沿(24)定位的槽道(28);出铆钉孔(6b)中对应的帽沿出口(6c)位于槽道(28)的上方;所述手动连发拉铆枪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手动连发拉铆:1)、铆钉装配:待铆的铆钉在弹簧(25)及槽道(28)的作用下整齐有序的排布在铆钉盒(6)内,当操作人员手动在搬开左手柄(1)、右手柄(2)的同时;铆钉盒(6)的斜面(6a)先与弹片(11)的端部(11a)接触,随着手柄的继续搬开使其挡在铆枪外壳铆钉进口(3b)处的弹片(11)抬升,同时铆钉抬升块(3c)会与铆钉盒(6)内最靠外的铆钉接触,在铆钉抬升块(3c)的作用下使铆钉盒(6)内最靠外的一颗铆钉抬升至出铆钉孔(6b);并经铆钉进口(3b)进入到铆枪外壳(3)内,此时在手柄的带动下通过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6)的作用下,使其内、外筒上行至顶端;然后,向下搬动左右手柄,弹片(11)渐渐向下盖住从铆钉进口(3b)刚进入的铆钉的帽沿,手柄带动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16)使其内、外筒同时向下移动,在弹片(11)的作用下使其铆钉倾斜,其下端刚好对应于外筒上部的开口夹上;由于外筒向下运动,就会使刚送进入到铆枪外壳(3)内的铆钉的下端(23)对应于外筒(5)上端的开口夹内,由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内筒要比外筒运动得快一些,使其内筒上面的铆钉夹紧组件(8)松开;向上搬动左手柄(1)、右手柄(2),使其内筒、外筒同时向上运动;铆钉的尾部逐渐进入内筒,限位弹簧片与外筒的限位腔(30)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此时限位钉未进入内筒内;随着外筒的继续上升,才受到弹簧(18)的作用,而内筒没有收到阻力,继续上升,使其内筒与外筒产生位移,限位弹簧片(19)受到外筒内壁向内的压力,带动限位钉进入到内筒腔体内,阻止铆钉继续向内筒下方移动,此时帽沿与外筒上端有一个固定距离,便于铆钉出壳体后活动口(7)的收拢;随着外筒、内筒的上升过程中,外筒受到弹簧(18)的阻力越来越大,当内筒上端的铆钉夹紧组件运动到外筒上端的坡面处时,使其铆钉夹紧组件将铆钉夹紧,同时内筒下端的弹性插杆(14)上的卡口(14a)卡在圆盘(12)的通孔A(12a)上;同时活动口(7)收紧,卡在铆钉的帽沿与外筒的预留间隙处;2)、拉铆操作:向下搬动左手柄(1)、右手柄(2),在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块(15)的作用下,使其内筒、外筒同时向下运动;随着内筒、外筒的同时向下运动,使其铆钉达到抽拉目的,再继续移动至使其铆杆与帽沿部分全部分离;由于第二连接件(16)相比连接件(10)而言,第二连接件(16)的长度也比连接件(10)更长,所以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第二连接块(15)都要比连接块(9)运动得快一些;随着下搬过程中,铆钉回收腔(17)会随着第二连接块(15)先运动下来,在铆钉回收腔(17)内会与活塞(21)形成“真空”;连接件(10)与凸端部(10a)一起运动至弹性插杆(14)处,并触动弹性插杆(14)的插杆上端(14b),使其弹性插杆(14)上的卡口(14a)退出圆盘(12)的通孔A(12a),实现锁扣机构的解锁,解锁之后限位钉就会退出内筒内,内筒与外筒产生分开,使其铆钉夹紧组件(8)松开,离后的铆杆在真空作用下退至铆钉回收腔(17)内;在向下运动过程当中,当内筒(4)运动到销钉(20)处时,内筒(4)的台阶(4a)处会卡在销钉(20)上,内筒带动外筒向下运动,同时限制了两者的相对位移;循环上述过程,达到手动连发拉铆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慧成,未经张慧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0642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自动抓手
- 下一篇:驱动装置及机器人灵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