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精度数值风场资料的涡旋中心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01655.1 申请日: 2017-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6919792B 公开(公告)日: 2019-06-21
发明(设计)人: 王萍;侯洁;庄硕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10 分类号: G06F17/10;G01W1/00;G06K9/62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李丽萍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数值风场资料的涡旋中心自动识别方法,包括:1)依据850pha数值风场的矢量特征,利用衡量风向杂乱度的特征提取出包含轴对称型风场的感兴趣区域;2)利用圆形数据理论对理想的轴对称型风场进行特征描述和分类;3)相对于复杂的轴对称风场依据步骤2)的结论和构建变形系数,初步检索出涡旋候选中心点集;4)改进Ward聚类算法得到属于同一涡旋系统的中心点集;5)利用步骤3)的候选中心点集的涡度对涡旋系统分类,并精确定位全局的涡旋中心。本发明可自动识别和定位多种类型的轴对称风场中心,能识别多尺度的涡旋系统及复杂风场中带有一定形变的涡旋系统;从而实现涡旋系统的准确、完整自动识别和涡旋中心定位。
搜索关键词: 基于 高精度 数值 资料 涡旋 中心 自动识别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高精度数值风场资料的涡旋中心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据850pha数值风场的矢量特征,利用衡量风向杂乱度的特征提取出包含轴对称型风场的感兴趣区域;步骤如下:1‑1)设输入的风场矩阵为WM,N,其中,M,N分别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设风场矩阵WM,N中的两个矢量的方向夹角为Λ,构建一个统计特征即:在L×L窗口内,分别计算风场矩阵WM,N中的网格点(i,j)和该网格点的相邻点(i,j+1)与(i‑1,j)的方向夹角Λ,并累积求和;设风矢量的角度分量为θ,则两个矢量的方向夹角为Λ(θ12),统计特征的计算公式如下:式(1)中,i,j,m和n分别是风场矩阵WM,N中网格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索引;m=r+2,…,M‑r;n=r+1,…,N‑(r+1),L为窗口的尺度,且为奇数;1‑2)对得出的统计特征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的统计特征对输入的给定分辨率的高精度网格风场数据,计算出统计特征的最大值,即进行归一化得到计算公式为最后,遍历计算WM,N,得到归一化的特征矩阵即为:1‑3)利用Bayesian决策对参数L进行优化,和对公式(1)得出的ηL进行阈值选取,以获得输入风场矩阵的最优感兴趣区;从给定分辨率的风场数据中搜集涡旋样本V,等分为三组测试样本,包括:VA,VB和VC,其中,风场数据包含不同季节、时间和海拔高度;然后,对杂乱风样本M的三个子样本:MA,MB和MC和一致风样本S的三个子样本:SA,SB和SC分别计算当L=5,7,9,11和13的五类训练子特征:当L取上述给定某一尺度值时,分别计算对于类别VA,MA和SA的条件概率密度:根据最小错误率的原则,获得的最优阈值和相应的最小错误率同样的过程应用于[VB,MB,SB]和[VC,MC,SC],获得相应的最小错误率比较不同的L取值下的最小错误率的平均值,求得对于给定分辨率的风场数据的最优L取值;基于最优L值,确定的最优阈值,该阈值由与杂乱区分界的最大值和与一致风向区域分界的最小值组成;步骤二、利用圆形数据理论,对理想的轴对称型风场,包括:顺时针旋转场、逆时针旋转场、辐合场、辐散场和鞍形场进行特征描述和分类;步骤如下:2‑1)对于两个圆形数据变量α和β,它们之间的一种有向的方向差Q(α,β),定义为:定义α到β的一种走向为:其中,α和β的取值范围各为[‑180°,180°];α到β的走向α→β为:在极坐标系下从α到β的走向;2‑2)结论1:设θk是以理想轴对称风场中心为中心的单位圆弧上k位置处风的角度,当0°<Q(θkk+ε)<180°,ε>0时,则θk→θk+ε:counterclockwise;对于所有的0°≤k<360°,结论1都成立时,判定θk为第一类轴对称场,即涡旋场或辐合场或辐散场;结论2:设θk是以理想轴对称风场中心为中心的单位圆弧上k位置处风的角度,当‑180°<Q(θkk+ε)<0°,ε>0时,则θk→θk+ε:clockwise;对于所有的0°≤k<360°,结论2都成立时,判定θk为第二类轴对称场,即鞍形场;2‑3)设是轴对称型风场,对于所有的0°≤k<360°,当时,和θk同属一类轴对称场;如果θk为逆时针涡旋场,当δ=90°时,为辐合场;当δ=180°时,为顺时针涡旋场;当δ=270°时,为辐散场;如果θk为鞍形场,δ取0°~360°任意值,为鞍形场;步骤三、相对于理想轴对称风场,实际的涡旋场是复杂的轴对称风场,依据步骤二的结论和构建变形系数,初步检索出涡旋候选中心点集;步骤如下:3‑1)对步骤一计算出的感兴趣区域的每个格点风向值进行角度量化:依次为:东风、东北风、北风、西北风、西风、西南风、南风和东南风八个方向;3‑2)以步骤一计算出的感兴趣区域为当前检索范围,依次对每个以当前格点为中心的d×d窗口下分析域的风向进行特征提取,判定当前格点是否为涡旋中心点;从中心点向X轴方向的射线开始,以45°角为步长,依次引出八条射线对分析域进行八等分;3‑3)涡旋场的特征提取;对于当前分析域的第i个子区域,所有格点数为Si、具有相同角度α的连通格点数为则该子区域的特征值定义为ci,因此当前分析域的特征向量描述为C={c1,c2,…c8};C的提取规则为:IF存在α使得ci=α;ELSE停止并检索下一格点;END其中,ρ是阈值变量,默认值是0.4;3‑4)将C简化为设ci和cj是两个相邻子区域的特征值;即,其中,如果i<8,j=i+1,如果i=8,j=1;简化规则为:IFci=cj去掉cjEND3‑5)剔除不合理的设q是的长度,的相邻元素,其中,如果i<8,j=i+1,如果i=8,j=1;则规则为:IF q<4或存在ci使得停止并检索下一格点;END3‑6)设中方向角所对应的空间子象限的索引向量;对通过步骤3‑5)的映射为单位圆的内接多边形;规则是:以中元素的值作为单位圆的内接多边形的顶点;映射的19种圆内接多边形如表1所示;表13‑7)对步骤3‑6)中的所有多边形构建形变指数λ,去除形变过度的候选中心,并获得确定下的涡旋的形变指数,如表1所示;λ的构建方法如下:设圆形数据向量A={α12,...,αn},其中,αi≠αj,当0°<Q(αii+1)<180°且0°<Q(αn1)<180°时,构建形变指数λ;λ是圆形数据向量A的合成向量长度、圆形数据向量A均匀波动性和圆形数据向量A的空缺率的线性组合;(1)合成向量长度:roro的取值范围为[0,1];ro越接近1,α12,...,αn越聚焦于它们的均值;(2)均匀波动性:δo圆形数据向量A的有向方向差为Q(A),则Q(A)的标准差为:同样地,表1中所有圆内接多边形的δ值中的最大值为1.73,得出标准化后的δo(3)空缺率:ρo设圆形数据向量A的维度为n,空缺率ρo的计算如下:最后,将上述三种特征线性组合,得到一个综合的形变指数λ:λ=aro+bδo+cρo                                               (9)式(9)中,0<a<1,0<b<1,0<c<1且a+b+c=1,a=b=0.25,c=0.5时,所有圆内接多边形的形变指数λ值如表1所示;3‑8)排除涡旋的伪中心点从风场数据中挑选涡旋样本估计λ的值;首先,每个样本的分别由d=5,7,9的分析域计算得到;利用步骤1‑3)中的Bayesian决策得到最优λ值,从而得到:停止并检索下一格点;END步骤四、改进Ward聚类算法,对属于同一个涡旋系统的中心点集聚类;步骤如下:4‑1)对步骤三使用d=5,7和9对感兴区域进行多尺度窗口的搜索候选中心点集P,其中P包含了多个涡旋系统的候选中心点集;利用Ward聚类算法将P中的各点聚类到各自的涡旋系统得到Pk,k=1,2,…,K;K为类别数;4‑2)对于类别数K进行自适应选取;步骤4‑1)中,每步类合并计算的最小离差平方和为Di,计算Di在最大离散曲率Ti处对应的类别数为最终认定的K;Ti的计算方法如下:Ti=1‑|cosωi|                        (10)式(10)中,ωi=angle(pi‑1,pi,pi+1)是线段[pi‑1,pi]和[pi,pi+1]的夹角,而K=argmaxi{Ti};步骤五、利用步骤三的候选中心点集的涡度对涡旋系统分类,并精确定位全局的涡旋中心;5‑1)得到了每类涡旋系统的候选中心点集Pk后,采用数学形态学中的膨胀算法对Pk进行膨胀处理,以完全覆盖涡旋中心区域,方法如下:式(11)中,是膨胀操作符,B是一个3×3的结构元素;5‑2)将涡旋类别判定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引进二维连续风场的垂直涡度ζ:将式(12)转换为离散风向场的垂直涡度式(13)中,θi,j是单位矢量的角,i和j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索引;令l1或l2记为Zk元素的正或负涡度的个数;l1或l2定义为如下:式(14)中,#{·}表示集合{·}的基数;如果l1>l2,当前第k个涡旋判定为逆时针涡旋,否则判定为顺时针涡旋;5‑3)根据涡度值确定涡旋中心参考点;在涡旋中心区域Zk,由公式(13)计算每个格点的垂直涡度将垂直涡度绝对值最大的检测点作为涡旋中心的参考点;5‑4)根据零风速约束精确定位涡旋中心;在到涡旋中心参考点距离小于ε的区域内,ε=3,将网格划分为两个三角网格,在三角网格内通过线性插值算法计算出零风速点坐标位置,连接两个零风速点即可得到零等值线段;由此得到风速东西分量U和南北分量V在一个网格内的零等值线段,同一网格上U、V的等值线段的交点,即为风速零点;若整个局部区域存在多个风速零点,则选择距离气旋中心参考点最近的点作为气旋中心;若整个局部区域不存在风速零点,则对风速分量U、V分别进行线性插值,求解风速矢量U、V的强度极小值,将气旋中心点校正到风速矢量U、V极小值点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0165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