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鳝共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1388.8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宗;李劲;李旭东;方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善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鳝共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展稻田田间工程建设,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养殖水丝蚓,6月底‑7月初投放鳝种,进行驯食与饵料投喂,11‑12月及时捕捞黄鳝。本发明合理开挖环形沟,充分考虑到黄鳝特别喜欢栖息于西伯利亚鸢尾根系的习性,配套养殖水丝蚓和利用黑光灯或太阳能灯引诱昆虫,满足黄鳝对活饵的需求,并且水丝蚓养殖池流出的肥水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具有防逃效果好、捕捞方便、活饵供应充足、黄鳝产量比较稳定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鳝共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稻鳝共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展稻田田间工程建设,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养殖水丝蚓,6月底‑7月初投放鳝种,进行驯食与饵料投喂,11‑12月及时捕捞黄鳝;其中稻田田间工程建设包括在稻田四面均匀开挖未完全闭合的环形鱼沟,在环形沟内放置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 L.)作为黄鳝栖息场所;其中水丝蚓养殖池面积为稻田面积10%,养殖池水平面稍高于稻田,水丝蚓养殖池流出的肥水能够自流到稻田;其中鳝种放养时间为6月底‑7月初天气晴好时,每尾重30‑50克,每亩稻田放养鳝种10‑50公斤;其中利用水丝蚓进行驯食,一个月后,将水丝蚓与昆虫混合定时定点投喂;其中利用10‑20目的网兜从水下兜着西伯利亚鸢尾根系,从上部拍敲西伯利亚鸢尾植株即可捕捞黄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善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善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013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净化空气的便携式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