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抽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1305.3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正泉 |
主分类号: | F04B17/02 | 分类号: | F04B17/02;F04B49/12;F04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风力抽水系统,包括机架、拉杆、活塞、缸体和风力转化机构,特征在于:风力转化机构由底板、转轴、第一油缸和/或第二油缸、伸缩杆、叶轮和风力调节机构组成,转轴设置于可转动的底板上,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一油缸杆相固定,拉杆与伸缩杆的上端相连接;风力调节机构根据当前的风速来调节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控制拉杆的抽水频率和行程。本发明的风力抽水系统,当外界风速较小时,伸缩杆的伸出量较小,风速较大时,伸缩杆的伸出量较大,拉杆以较大的行程和速度进行抽水作业;由于抽水形成的大小和速度的反作用力迫使叶轮速度相对稳定,使得无论外界风速大小,拉杆下端的活塞均会以相对稳定的速度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平稳的抽水作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抽水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风力抽水系统,包括机架(1)、拉杆(2)、活塞(3)、缸体(28)和风力转化机构,缸体的下端与进水管(29)相通,活塞位于缸体中并与拉杆的下端相固定;风力转化机构用于驱使拉杆上下往复运动,以实现抽水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转化机构由底板(4)、第一转轴(5)、第一油缸(6)、伸缩杆(7)、叶轮(8)和风力调节机构组成,第一转轴通过轴承(43)转动设置于可转动的底板上,叶轮固定于第一转轴的外端,第一油缸固定于第一转轴的内端;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一油缸中的第一油缸杆(45)相固定,拉杆与伸缩杆的上端相铰接;风力调节机构根据当前的风速来调节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调节拉杆的抽水行程和控制拉杆的抽水频率;所述风力调节机构由螺旋油泵(9)、油箱(11)和第一拉簧(44)组成,螺旋油泵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外围并与底板相固定,螺旋油泵由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中的螺旋叶片(13)组成,螺旋叶片固定于第一转轴(5)的外表面上,螺旋油泵的两端分别为进油端(14)和出油端(15),第一转轴为中空轴,第一转轴中设置有隔断(63);第一拉簧的一端与伸缩杆(7)的顶端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一油缸(6)的外壁相固定,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为油腔(10);油箱固定于底板上,油箱通过供油管(12)与螺旋油泵的进油端相通,螺旋油泵的出油端经出油管(16)与油腔(10)相通,油腔(10)依次经回油管(17)、回油道(20)与螺旋油泵的进油端相通,回油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18),出油管、回油管均设置于第一转轴的内部空腔中;旋转油泵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油腔(19),环形油腔与第一转轴的外壁共同形成密闭的腔体,回油道开设于螺旋油泵的壳体中,回油道的一端与环形油腔相通,另一端与螺旋油泵的进油端相通,回油管与环形油腔相通;所述风力调节机构由第二油缸(46)、支撑弹簧(53)组成,第一转轴的内部为空腔,第二油缸固定于第一转轴的内部空腔中,第二油缸的有杆腔经第一油管(48)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第二油缸的无杆腔经第二油管(49)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叶轮(8)固定于外筒(51)上,外筒套在第一转轴(5)外端的外围,第一转轴外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导向槽(52),第二油缸中的第二油缸杆(47)朝向叶轮一端,第二油缸杆的末端固定有活动盘(50),活动盘通过穿过导向槽(52)的连接件与外筒(51)相固定;所述支撑弹簧设置于活动盘与第二油缸的缸体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正泉,未经张正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813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