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脉血管瘤破裂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893.4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9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冯雪;陈毅豪;陆炳卫;苏红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脉血管瘤破裂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本发明采用超薄柔性的传感器,超薄柔性的温度传感器和超薄柔性的应变传感器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植入体内,将应变传感器缠绕贴合在血管瘤的位置,将温度传感器缠绕贴合在血管瘤上下游等距的位置;具有很强的生物兼容性,不会引起体内的排异反应,传感器直接与被测量位置紧密贴合,能够及时准确地测量所测参数,传感器超薄柔性的特点不会对血管和组织造成外力损伤而造成新的病灶,信号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传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中的微处理器具有报警功能,血管瘤的形变值或者局部血压值超过阈值时发出警报,能够方便地长时间监测和测量预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血管瘤 破裂 预警系统 及其 预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动脉血管瘤破裂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系统包括:体内植入部分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体内植入部分包括应变传感器、一对温度传感器、惠斯通电桥和体内近场通信单元;所述应变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为超薄柔性的传感器,应变传感器贴附在动脉血管的血管瘤的表面,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贴附在动脉血管的血管瘤的上游和下游的表面;所述应变传感器与三个阻值不变的电阻组成惠斯通电桥,惠斯通电桥的两个输出端电学连接至体内近场通信单元;所述一对温度传感器也连接至体内近场通信单元;所述体内近场通信单元贴附在应变传感器和一对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动脉血管壁表面;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依次电学连接的终端近场通信单元、模数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微处理器;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微处理器依次电学连接构成信号采集处理单元;终端近场通信单元和信号采集处理单元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所述移动终端位于人体外;血管瘤的形变导致应变传感器的阻值发生改变,引起惠斯通电桥不平衡,从而产生电流,作为应变信号,输出至体内近场通信单元,并通过惠斯通电桥的温度补偿的作用排除体温和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对应变传感器测量血管瘤形变带来的影响;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血液流经引起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作为温度测量信号,同步传输至体内近场通信单元;体内近场通信单元将应变信号和温度测量信号通过近场通信,传输至终端近场通信单元;终端近场通信单元将应变信号和温度测量信号传输至模数转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的应变信号和温度测量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信号;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经过滤波电路,滤除噪声信号;微处理器通过应变信号得到血管瘤的形变值,并与形变阈值相比较,如果大于形变阈值,则微处理器发出警报;微处理器通过温度测量信号计算得到实时局部血压值,并与血压阈值相比较,如果大于血压阈值,则微处理器发出警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88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