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27224.5 申请日: 2017-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6889021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7
发明(设计)人: 余伦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千古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4300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从养殖池的建造、选蛙配种、蝌蚪喂养管理、幼蛙喂养管理、成蛙喂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养殖,使青蛙能从孵化到成蛙的成活率大,能进行高密度的养殖,生产出质量硕大、内肥味美的食用和药用青蛙。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青蛙 养殖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青蛙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场地和建造蛙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的地方作为养殖场;以每亩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网围好,筛网要高出池底1m,筛网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四个小池分别为配种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2)选蛙配种:选择黄皮黑斑、体表无伤、体表光滑、皮肤富有黏液、弹跳力强、体质强壮、体重0.6‑0.75kg且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为种蛙;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配种雌雄比例为1∶1,采用自然繁殖法,种蛙的放养密度为每配种池400对;(3)蝌蚪喂养管理:采集蛙卵,并进行孵化,放卵密度为每蝌蚪池1‑1.5万粒左右;保持活水注入,一天换水一次,2‑3天可孵出蝌蚪,蝌蚪孵化3天后开始投食,前7天投喂豆浆,7天后,开始加入少量人工配合饲料,当蝌蚪长大至黄豆大小后,全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喂养;其中,蝌蚪每天的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进行投喂,分早、晚两次进行,早上9点投喂每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4点投喂每天饲料总量的2/3;(4)幼蛙喂养管理:当蝌蚪脱尾后,移至幼蛙池中喂养,放养密度为每幼蛙池5000‑6000只,将幼蛙池中的水开始放去,只剩下少量的水,在水面上放置饲料台,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每天进行3‑4次定点定时的饲料投喂,先用蛆虫喂食5‑7天,然后开始在蛆虫中添加40%的人工配合饲料;每日饲料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cm,采取活水饲养;(5)成蛙喂养管理:当幼蛙长至0.3kg以上时,转至成蛙池喂养,放养密度为每成蛙池3000‑4000只,成蛙池放入干枯稻草供青蛙冬眠,同时搭配少量松树松叶放入蛙池中,起到消毒洁净作用;(6)疾病防治1)蛙类疾病防治:蛙类疾病主要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具体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水体:水体定期消毒、降解、降氨,一般10天左右进行一次处理;b、饲料:不喂食变质的饲料;c、预防:定期在饲料中加入预防药;d、定期喂养保健药物:电解多维,鱼肝油,保肝散,利胃散等;2)蝌蚪类疾病防治:a、汽泡病:水中定期降铵解,多换水,定期在饲料加入药物,所述药物按每公斤饲料包括:盐酸黄连素4‑5g、酵母片15‑20g、桔皮50g;b、肠炎病:定期在饲料中按每公斤饲料加4‑5g肠炎灵;c、出血病:定期在饲料中按每公斤饲料加止血灵3‑4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古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古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72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