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机理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150.9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马歆;陆旸;李政林;葛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机理分析方法,包括:构建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力学分析模型和设定分析用基本假设;对构建的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力学分析模型进行柔性静压胀接过程分析,并对胀接过程中的各个工况进行力学分析,选取工程实际所需要的弹性胀接工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管子管板的应力、应变、接触压力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胀接管子的胀接压力p与胀接后的管子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 |
||
搜索关键词: | 管子 接头 柔性 静压 接机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机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力学分析模型和设定分析用基本假设;对构建的管子‑管板接头柔性静压胀接力学分析模型进行柔性静压胀接过程分析,并对胀接过程中的各个工况进行力学分析,选取工程实际所需要的弹性胀接工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管子管板的应力、应变、接触压力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胀接管子的胀接压力p与胀接后的管子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得出管子管板进行贴胀和强度胀接时所需的胀接压力p1和p2的计算模型;其中,胀接压力p与残余接触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为:p=aa-1(pc*+σstlnk)]]>管子管板接头进行贴胀时所需的胀接压力p1的计算模型为:p1=aa-1σstlnk]]>管子管板接头进行强度胀接时所需的胀接压力p2的计算模型为:p2=AA-1(q/f+σstlnk)]]>其中,k为管子的径比,K为管板的径比,Et和Es分别为管子和管板的弹性模量,μt和μs分别为管子和管板材料的泊松比,σst为管子的屈服强度,q为管子管板接头的拉脱强度,f为管子外壁与管板的管孔之间的摩擦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815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