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石蒜再生体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4973.6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红;张鹏翀;佴辉;鲍淳松;樊聪;束晓春;韩福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杭州植物园(杭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石蒜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蒜地下鳞茎经过灭菌、诱导丛生芽、增殖不定芽、壮芽培养后获得新生鳞茎;2)将新生鳞茎接入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获得直径1.5~2.5cm的愈伤组织;3)将愈伤组织切割为直径1~2cm的团块后接种到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15~20d得到丛生芽;4)将丛生芽接种到壮芽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壮芽生根培养后获得组培苗。经由愈伤组织诱导出的丛生芽数量多,生长速度快,可大幅度的提高了石蒜繁殖系数,同时加快繁殖的速度;同时,经由愈伤组织有望建立石蒜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从而实现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遗传改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石蒜 再生 体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建立石蒜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蒜鳞茎经过灭菌、诱导丛生芽、增殖不定芽和壮芽培养后获得新生鳞茎;2)将所述新生鳞茎接入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获得直径为1.5~2.5cm的愈伤组织;3)将所述愈伤组织切割为直径1~2cm的团块后接种到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15~20d得到丛生芽;4)将所述丛生芽接种到壮芽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壮芽生根培养,得到石蒜苗;步骤1)中所述的壮芽培养包括2~3次继代培养,每次继代培养的时间独立地为25~35d;所述壮芽培养的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100~300μmol·m‑2·s‑1,光照时间14~18h/d;步骤1)中所述壮芽培养用培养基为包括35~45g/L蔗糖,5~10g/L琼脂,1.5~2.5mg/L6‑苄氨基腺嘌呤和0.1~0.3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步骤2)中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包括25~35g/L的蔗糖,5~10g/L的琼脂,5.5~6.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和1.0~2.0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步骤2)中所述的暗培养包括25~35d的原代暗培养和25~35d的继代暗培养,所述暗培养的温度为24~26℃;步骤1)中所述诱导丛生芽所用的芽诱导培养基包括25~35g/L的蔗糖,5~10g/L的琼脂,2.5~3.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和1.0~2.0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步骤3)中所述愈伤组织的分化仅包括丛生芽原代诱导培养;所述原代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5~45d,继代诱导培养的时间为35~45d;培养温度24~26℃,光照强度100~300μmol·m‑2·s‑1,光照时间10~14h/d;步骤1)中所述增殖不定芽用芽增殖培养基为包括25~35g/L的蔗糖,5~10g/L的琼脂,2.5~3.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和0.5~1.5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所述增殖不定芽的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100~300μmol·m‑2·s‑1,光照时间14~18h/d;所述增殖不定芽的培养时间为35~45d;步骤4)中所述壮芽生根培养基为包括35~45g/L的蔗糖,5~10g/L的琼脂,1.5~2.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0.1~0.3mg/L萘乙酸和1.5~2.5mg/L的吲哚丁酸的MS培养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杭州植物园(杭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杭州植物园(杭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49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