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3D角道集检测地下特征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5067.2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9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W·A·施内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4 | 分类号: | G01V1/24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艳青;姚开丽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涉及经由地震勘测来检测地下特征。系统可以从地面上彼此分离至少阈值距离的节点获得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可以包括基于从多个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中的每一个检测到的场迹线数据的图像迹线数据。系统提取采样间隔和参数。系统利用采样间隔和预定参数来配置带限分箱函数。系统将带限分箱函数应用于图像迹线数据的多个图像迹线,以生成角道集网格中的箱的带限角道集值。系统基于角道集网格生成图像并提供图像进行显示。 | ||
搜索关键词: | 迹线 图像 采样间隔 地下特征 地震数据 分箱 检测 地震数据采集 彼此分离 地震勘测 函数应用 网格生成 系统利用 系统提取 预定参数 阈值距离 网格 配置 | ||
【主权项】:
1.一种经由地震勘测来检测地下特征的方法,该方法管理图像伪像和资源利用,包括:/n由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获得由在地面上彼此分开至少阈值距离的多个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检测到的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包括对于所述多个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图像迹线数据;/n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从存储器中的分箱函数数据结构中提取采样间隔和参数;/n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基于分开所述多个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阈值距离、利用所述采样间隔和参数配置带限分箱函数;/n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将所述带限分箱函数应用于所述图像迹线数据的多个图像迹线,以生成角道集网格中的箱的带限角道集值;/n基于所述角道集网格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生成图像;和/n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显示设备提供所述图像进行显示,所述图像指示地下岩性地层和碳氢化合物沉积物中的至少一个。/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未经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550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和部署海洋振动器的方法
- 下一篇:Q-补偿的全波场反演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