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光伏自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5548.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良;顾鸿烨;丁坤;陈富东;鲁钰;刘建华;王国庆;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30/20;H02J7/35;F24J2/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杨静;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光伏自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光伏支架和光伏自供电控制器,所述可调节光伏支架包括角度调整机构和光伏组件展开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安装于移动设备上,光伏自供电控制器安装在移动设备内部,角度调整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结合丝杆传动来实现角度调整,所述光伏组件展开机构为双滑块摇杆机构,结合齿轮齿条传动带动所述上双节轨、下双节轨来实现光伏组件的展开与收拢。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实现支架角度调整及组件展开与收拢功能,从而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充电效率,实现自供电功能,该系统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移植性,便于安装,可为小功率户外设备提供一种能量来源与能量管理方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供电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通用型光伏自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光伏支架和光伏自供电控制器,所述可调节光伏支架包括角度调整机构和光伏组件展开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安装于移动设备(35)上,光伏自供电控制器安装在移动设备(35)内部,角度调整机构包含丝杆(1)、滑块(2)、支撑连杆(3)、滑道(4)、联轴器(5)、直流电机一(6)、支撑摇杆(7)、以及安装架(17);所述光伏组件展开机构固定于角度调整机构的支撑摇杆(7)上,光伏组件展开机构包含两个轨道上固定架(8‑1)、下固定架(8‑2)、上双节轨(9‑1)、下双节轨(9‑2)、光伏组件(10)、齿条(11)、齿轮(12)、直流电机二(13)、摇杆(14)、滚动滑块一(15)、滚动滑块二(16),所述光伏组件(10)分为三块并联连接的组件,分别为光伏组件一(10‑1)、光伏组件二(10‑2)、光伏组件三(10‑3);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结合丝杆传动来实现角度调整,所述滑道(4)固定设置于安装架(17)上,所述丝杆(1)设置于滑道(4)内,丝杆(1)通过联轴器(5)连至直流电机一(6)上,所述滑块(2)设置于滑道(4)内,并与丝杆作活动连接,所述支撑连杆(3)与滑块(2)通过铰链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摇杆(7)通过铰链分别与安装架(17)以及支撑连杆(3)进行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展开机构为双滑块摇杆机构,结合齿轮齿条传动带动所述上双节轨(9‑1)、下双节轨(9‑2)来实现光伏组件(10)的展开与收拢,所述上固定架(8‑1)固定于支撑摇杆(7)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架(8‑2)固定于支撑摇杆(7)的下端,所述光伏组件一(10‑1)固定于上双节轨(9‑1)的动轨上,上双节轨(9‑1)的静轨固定于上固定架(8‑1)和下固定架(8‑2)组成的上层轨道空间内,所述光伏组件二(10‑2)固定于下双节轨(9‑2)的动轨上,下双节轨(9‑2)的静轨固定于上固定架(8‑1)和下固定架(8‑2)组成的下层轨道空间内,所述光伏组件三(10‑3)固定于上固定架(8‑1)、下固定架(8‑2)组成的最外层;所述滚动滑块一(15)的一端固定于光伏组件一(10‑1)的边缘,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在摇杆(14)的滑槽内滚动;所述滚动滑块二(16)的一端固定于光伏组件二(10‑2)的边缘,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在摇杆(14)的滑槽内滚动;所述摇杆(14)通过铰链与下固定架(8‑2)的外伸杆相连;所述直流电机二(13)通过连接片固定于支撑摇杆(7)上,所述齿条(11)固定于光伏组件二(10‑2)的背面,与电机轴上的齿轮(12)构成齿轮齿条传动;所述光伏自供电控制器包括锂电池(18)、温度传感器(34)、光伏组件(10)、锂电池管理单元(19)、稳压单元(20)、电机驱动单元(21)、模拟信号采集单元(22)、开关量信号采集单元(23)、通讯单元(24)、DSP微处理器(25)、光电编码器(26),所述温度传感器(34)与锂电池(18)串联连接,所述锂电池(18)与锂电池管理单元(19)、光伏组件(10)、稳压单元(20)、模拟信号采集单元(22)、电机驱动单元(21)相互并联连接,所述光电编码器(26)安装在丝杆(1)端部,光电编码器(26)的输出端与开关量信号采集单元(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量信号采集单元(23)的输入端还与若干限位开关和若干点动按钮的输出端连接,开关量信号采集单元(23)的输出端与DSP微处理器(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拟信号采集单元(22)的输出端与DSP微处理器(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SP微处理器(25)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单元(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单元(24)与DSP微处理器(25)相互通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24554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