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量子点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测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2004.2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梁观伟;李宗涛;王卉玉;陈钧驰;钟桂生;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5/0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量子点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1)、升降台(2)、容器(3)、摄像仪(4)、紫外灯(5)、吸液芯(6)、激光牵引杆(7)、激光套筒(8)、共聚焦激光探头(9)、暗室挡板(10)、滤紫外光玻璃(11)、吸液芯固定架(12)、螺母(13)、旋转杆(14)、角度转台(15)、暗室箱体(16)、同步传送带固定件(17)、同步传送带(18)、电机连接体(19)和电机(20)。本实用新型方法采用基于量子点的光致发光表征方法,间接表现出热管吸液芯毛细作用的强弱。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方法不会产生传统的荧光染料对工质本身热物性质的影响,适用于热管吸液芯内毛细进行准确的测量。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热管 吸液芯毛细 测试 装置 | ||
【主权项】:
基于量子点的热管吸液芯毛细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升降台(2)、容器(3)、摄像仪(4)、紫外灯(5)、吸液芯(6)、激光牵引杆(7)、激光套筒(8)、共聚焦激光探头(9)、暗室挡板(10)、滤紫外光玻璃(11)、吸液芯固定架(12)、螺母(13)、旋转杆(14)、角度转台(15)、暗室箱体(16)、同步传送带固定件(17)、同步传送带(18)、电机连接件(19)和电机(20);所述支架(1)支撑固定整个暗室箱体(16),且支架(1)前端为一具有悬臂连接两个三角固定架的结构;暗室箱体(16)内,所述容器(3)置于升降台(2)上,吸液芯(6)悬于容器(3)的上空,且吸液芯(6)的一端通过螺母(13)固定在吸液芯固定架(12)上,吸液芯固定架(12)固定在旋转杆(14)上;所述旋转杆(14)的一端与暗室箱体(16)外侧的角度转台(15)连接,通过角度转台(15)的角度调整,带动吸液芯(6)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变化;所述摄像仪(4)悬挂于支架(1)前端结构的悬臂上;所述紫外灯(5)对称分布于暗室箱体(16)内的两侧;所述激光牵引杆(7)、激光套筒(8)、共聚焦激光探头(9)和同步传送带固定件(17)、同步传送带(18)、电机连接件(19)、电机(20)共同组成激光部件;所述激光牵引杆(7)、激光套筒(8)和共聚焦激光探头(9)在暗室箱体(16)内,共聚焦激光探头(9)通过激光套筒(8)固定在激光牵引杆(7)上;所述同步传送带固定件(17)、同步传送带(18)、电机连接件(19)和电机(20)在暗室箱体(16)外,同步传送带(18)通过同步传送带固定件(17)固定在暗室箱体(16)上,同步传送带(18)一端通过电机连接件(19)与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激光牵引杆(7)伸出暗室箱体(16)的一端连接;工作时,电机(20)通过同步传送带(18)驱动激光牵引杆(7)上下移动,带动共聚焦激光探头(9)上下来回扫描;所述滤紫外光玻璃(11)在暗室箱体(16)正面的玻璃罩门外侧,暗室挡板(10)在滤紫外光玻璃(11)的外侧,且暗室挡板(10)和滤紫外光玻璃(11)均可上下抬拉;共聚焦激光探头(9)扫描时,暗室挡板(10)下拉,盖住玻璃罩门;摄像仪(4)采集照片时,暗室挡板(10)上抬,滤紫外光玻璃(11)盖住玻璃罩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1520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