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石灰套筒竖窑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4653.8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6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马明春;王欣;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石灰套筒竖窑,包括窑壳,窑壳顶部设有布料器、废气出风口,窑壳底部设有窑底灰斗,窑壳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为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预热带为空腔,煅烧带设有内套筒上段、上燃烧室、下燃烧室,上拱桥、下拱桥,内套筒上段设有内壁通道、中空夹层,上拱桥、下拱桥设有连通中空夹层的冷风管,冷却带中心设有内套筒下段,内套筒下段设有内部空腔,内部空腔通过冷风管立柱连通中空夹层,还包括连通内部空腔的内筒冷却风系统。本实用新型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低、燃料适应范围广、热量利用率高、石灰成品品质高。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石灰 套筒 | ||
【主权项】:
一种活性石灰套筒竖窑,包括窑壳(16),其特征在于:窑壳(16)顶部中心设有窑顶布料器(9),窑壳(16)顶部圆周均布若干窑顶废气出风口(10),窑顶废气出风口(10)连接高温废气风机(2),窑壳(16)底部设有窑底灰斗(17),窑底灰斗(17)连接窑底振动给料机(18),窑壳(16)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为预热带(3)、煅烧带(4)、冷却带(5);预热带(3)为空腔,煅烧带(4)中心设有内套筒上段(12),内套筒上段(12)包括上内筒钢构件(12‑1),上内筒钢构件(12‑1)与窑壳(16)之间形成上段环形空间,上内筒钢构件(12‑1)中心设有内壁通道(12‑3),上内筒钢构件(12‑1)内部设有中空夹层(12‑4),上内筒钢构件(12‑1)内外侧表面设有上段耐火砖(12‑2),在窑壳(16)与内套筒上段(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燃烧室(7)和下燃烧室(6),上燃烧室(7)和下燃烧室(6)均与上段环形空间连通,在窑壳(16)与内套筒上段(12)之间还设有上拱桥(14)和下拱桥(15),上拱桥(14)位于上燃烧室(7)上方,上拱桥(14)内部设有上冷风管(14‑1),下拱桥(15)位于下燃烧室(6)上方,下拱桥(15)内部设有下冷风管(15‑1),上冷风管(14‑1)和下冷风管(15‑1)的一端均连通中空夹层(12‑4),上冷风管(14‑1)和下冷风管(15‑1)的另一端均连通窑壳(16)外部的窑外管道,冷却带(5)中心设有内套筒下段(13),内套筒下段(13)包括下内筒钢构件(13‑2),下内筒钢构件(13‑2)与窑壳(16)之间形成下段环形空间,下内筒钢构件(13‑2)底部通过内筒立柱(13‑4)与地面固定,下内筒钢构件(13‑2)中心设有内部空腔(13‑5),下内筒钢构件(13‑2)一侧设有冷风管立柱(13‑3),冷风管立柱(13‑3)上端与中空夹层(12‑4)连通,冷风管立柱(13‑3)下端与内部空腔(13‑5)连通,下内筒钢构件(13‑2)外侧表面设有下段耐火砖(13‑1);还包括内筒冷却风系统(11),内筒冷却风系统(11)包括冷却风机(11‑1),冷却风机(11‑1)与内部空腔(13‑5)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95465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烧氧化镁焙烧窑炉悬浮焙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路面基层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