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轴流式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98560.9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5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厉海涛;崔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至高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轴流式风扇,包括轮毂和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叶轮,所述叶轮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的工作部分具有六个等高截面,依次为P1截面、P2截面、P3截面、P4截面、P5截面、P6截面,通过改变叶片六个等高截面的控制因子,使得风扇在转速在23000rpm的情况下,风扇流量可由0.2444m3/s增大到了0.2859m3/s,风量提高16.99%,静压升高1040Pa,静压效率由32.47%提高到37.88%,有效提高风扇运转时所能引导的空气流量以及所能承受的静压力,极大的改善现有风扇在运转时所发生的失速效应,进而提高了风扇整体效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轴流 风扇 | ||
【主权项】:
一种管道轴流式风扇,包括轮毂和安装在所述轮毂上的叶轮(2),所述叶轮(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叶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的工作部分具有六个等高截面,依次为P1截面(3)、P2截面(4)、P3截面(5)、P4截面(6)、P5截面(7)、P6截面(8),所述六个等高截面设计因子的几何数据为:所述P1截面(3)的截面长度L为16.7mm,前缘半径R1为2mm,前缘椭圆比例因子T为10,叶型截面前缘两侧曲线夹角α为35.41°,叶片(1)截面入口角β为16°,叶片(1)截面尾缘半径R2为0.2mm,叶片(1)截面尾缘两侧曲线夹角θ为12°,叶片(1)出口角γ为12°,吸力面变形因子为0.37,压力面变形因子为0.35,叶片(1)扭转角度为‑1.75°,叶片(1)截面X向移动距离为63.58mm,沿Y方向移动距离为‑0.28mm,沿Z方向移动距离为0mm;所述P2截面(4)的截面长度L为16.1mm,前缘半径R1为1.9mm,前缘椭圆比例因子T为11,叶型截面前缘两侧曲线夹角α为35.38°,叶片(1)截面入口角β为16°,叶片(1)截面尾缘半径R2为0.18mm,叶片(1)截面尾缘两侧曲线夹角θ为12.68°,叶片(1)出口角γ为12°,吸力面变形因子为0.34,压力面变形因子为0.32,叶片(1)扭转角度为‑17.47°,叶片(1)截面X向移动距离为63.36mm,沿Y方向移动距离为‑0.28mm,沿Z方向移动距离为6.1mm;所述P3截面(5)的截面长度L为15.97mm,前缘半径R1为1.8mm,前缘椭圆比例因子T为12,叶型截面前缘两侧曲线夹角α为35.95°,叶片(1)截面入口角β为16°,叶片(1)截面尾缘半径R2为0.16mm,叶片(1)截面尾缘两侧曲线夹角θ为11.87°,叶片(1)出口角γ为12°,吸力面变形因子为0.31,压力面变形因子为0.38,叶片扭转角度为‑31.98°,叶片(1)截面X向移动距离为62.45mm,沿Y方向移动距离为‑0.28mm,沿Z方向移动距离为12.2mm;所述P4截面(6)的截面长度L为15.9mm,前缘半径R1为1.7mm,前缘椭圆比例因子T为13,叶型截面前缘两侧曲线夹角α为38.82°,叶片(1)截面入口角β为16°,叶片(1)截面尾缘半径R2为0.14mm,叶片(1)截面尾缘两侧曲线夹角θ为10.89°,叶片(1)出口角γ为12°,吸力面变形因子为0.28,压力面变形因子为0.46,叶片(1)扭转角度为‑43.03°,叶片(1)截面X向移动距离为61.11mm,沿Y方向移动距离为‑0.28mm,沿Z方向移动距离为18.3mm;所述P5截面(7)的截面长度L为15.77mm,前缘半径R1为1.6mm,前缘椭圆比例因子T为14,叶型截面前缘两侧曲线夹角α为40.72°,叶片(1)截面入口角β为16°,叶片(1)截面尾缘半径R2为0.12mm,叶片(1)截面尾缘两侧曲线夹角θ为10.28°,叶片(1)出口角γ为12°,吸力面变形因子为0.24,压力面变形因子为0.52,叶片(1)扭转角度为‑50.58°,叶片(1)截面X向移动距离为60.41mm,沿Y方向移动距离为‑0.28mm,沿Z方向移动距离为24.4mm;所述P6截面(8)的截面长度L为15.1mm,前缘半径R1为1.5mm,前缘椭圆比例因子T为15,叶型截面前缘两侧曲线夹角α为40.5°,叶片(1)截面入口角β为16°,叶片(1)截面尾缘半径R2为0.1mm,叶片(1)截面尾缘两侧曲线夹角θ为10.1°,叶片(1)出口角γ为12°,吸力面变形因子为0.2,压力面变形因子为0.5,叶片(1)扭转角度为‑56.07°,叶片(1)截面X向移动距离为60.76mm,沿Y方向移动距离为‑0.28mm,沿Z方向移动距离为30.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至高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至高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9856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散热性太阳能背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