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游式深海自动采矿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28293.8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4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吴富强;彭南辉;苏锦潮;胡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50/00 | 分类号: | E21C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矿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浮游式深海自动采矿机器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各种地势都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移动、平稳准确地进行定位、高效环保地进行采集的浮游式深海自动采矿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有机身、液控进排水系统、集矿系统、照明探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等,液控进排水系统安装在机身上部,集矿系统和照明探测系统安装在机身前端,液压控制系统安装在机身内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灵活方便地进行移动的优点,同时,利用机械定位系统又能平稳精确地进行定位,精准高效的进行作业,由于不接触海底,对海床的扰动小,不会对海底的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海底矿物高效环保的采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游 深海 自动 采矿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浮游式深海自动采矿机器人,包括有机身(1)、推进系统、液控进排水系统(3)、集矿系统、照明探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推进系统、液控进排水系统(3)、集矿系统、照明探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都安装在机身(1)上,推进系统包括一个主螺旋推进器(201)和两个侧螺旋推进器(202),两个侧螺旋推进器(202)分别安装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主螺旋推进器(201)安装在机身(1)的尾部,集矿系统包括三爪多自由度机械手(501)和震动破碎装置(502),三爪多自由度机械手(501)和震动破碎装置(502)并列地安装在机身(1)前部,照明探测系统包括前置探照灯(601)和声呐探测器(602),前置探照灯(601)和声呐探测器(602)都安装在机身(1)前部,液压控制系统安装在机身(1)内部,其特征在于,机身(1)内包括有活动室(101)、进水室(102)、蓄水室(103)、储气室(104)和动力室,活动室(101)位于机身(1)内前部,进水室(102)、蓄水室(103)和储气室(104)都位于机身(1)内上部,进水室(102)、蓄水室(103)和储气室(104)从左往右依次排布,动力室又分为排水动力室(105)和推进动力室(106),排水动力室(105)和推进动力室(106)都位于机身(1)内尾部,排水动力室(105)和推进动力室(106)从左往右依次排布,还包括有活动门(107),活动门(107)位于活动室(101)上方,活动门(107)与机身(1)铰接;液控进排水系统(3)包括有空气压缩机(301)、气泵(302)、圆环端盖(303)、圆端盖(304)、非对称式Y型连杆(305)、长连杆(306)、短连杆(307)、液封板(308)、浮水板(309)、进水网(310)、液压缸(311)和压气板(312),液控进排水系统(3)安装在机身(1)上部,液压缸(311)一端铰接在机身(1)上,液压缸(311)另一端铰接在液封板(308)上,液封板(308)位于进水室(102)内,并连接在进水室(102)侧壁的径向滑动轨道上,非对称式Y型连杆(305)底部铰接在机身(1)上,非对称式Y型连杆(305)上部两端分别铰接在短连杆(307)和长连杆(306)上,短连杆(307)另一端铰接在浮水板(309)上,浮水板(309)位于蓄水室(103)内,并连接在蓄水室(103)侧壁的竖直滑动导轨上,长连杆(306)另一端铰接在压气板(312)上,压气板(312)位于储气室(104)内,并连接在储气室(104)内的竖直滑动导轨上,圆环端盖(303)位于液压缸(311)的上端,圆环端盖(303)与机身(1)螺纹连接,进水网(310)位于进水室(102)上方,进水网(310)与机身(1)螺纹连接,圆端盖(304)位于蓄水室(103)与储气室(104)的上方,圆端盖(304)与机身(1)螺纹连接,空气压缩机(301)位于排水动力室(105)内,空气压缩机(301)与机身(1)螺纹连接,气泵(302)位于排水动力室(105)内,气泵(302)与机身(1)螺纹连接,空气压缩机(301)的进气口与储气室(104)相连,空气压缩机(301)的出气口与气泵(302)的进气口相连,气泵(302)的出气口与储气室(104)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2829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