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脱氮的湿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50970.9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7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14 |
发明(设计)人: | 潘科;施国中;贺莉;陈子爱;申禄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脱氮的湿地结构,通过人工湿地结构的合理创新,将湿地分为升流处理区和旋流处理区,在旋流处理区充分去处不溶性污染物后,再进入升流处理区进行进一步处理,有效防止了湿地中因填料间空隙较小而不溶性污染物过多而形成的堵塞情况;同时,通过合理布设回流管道,利用污水原水作为回流的动力源和反硝化反应的碳源,进行脱氮处理,在不增加运行成本的情况下,使出水水质得以改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脱氮 湿地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防堵脱氮的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流处理区(1)和旋流处理区(2) ,旋流处理区(2)环绕在所述升流处理区(1)周围;所述升流处理区(1)为中空圆柱体,在所述升流处理区(1)内装填湿地基质(13)并种植湿地植物;在所述升流处理区(1)下方铺设有布水管(11),所述布水管(11)进水端连通所述旋流处理区(2);在所述升流处理区(1)上部设置回流管(9),所述回流管(9)连通所述旋流处理区(2)顶部;所述升流处理区(1)的上部还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回流管(9)和出水管(5)上设置有相应的控制阀门;所述回流管(9)设置于设计水位以下和湿地基质(13)以上,所述出水管(5)的标高在回流管(9)之上且持平或高于设计水位;所述旋流处理区(2)横向截面为环形,旋流处理区(2)纵向截面为倒三角型或直角梯形;在所述旋流处理区(2)内装填旋流处理区填料(12);在所述旋流处理区(2)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3),在所述旋流处理区(2)内部纵向设置有流向控制隔墙(19),所述进水管(3)和回流管(9)位于在所述隔墙(19)的正侧;进水管(3)的出水口应正对所述回流管(9)出水口的下方;在所述旋流处理区(2)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7),所述排泥管(7)和布水管(11)位于所述隔墙(19)的背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未经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5097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洗车循环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生态浮岛用外框杆件以及带有该杆件的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