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84597.1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0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游静涛;钟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静涛;钟铭锋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穆旭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室、第二换热室和第三换热室,所述第一换热室的内腔、第二换热室的内腔和第三换热室的内腔均通过隔离板分割为储水室和气室,且隔离板上安装有换热鳍片,且换热鳍片的两端分别放置于储水室和气室内,所述第一换热室的气室的左端连接第一空气压缩机,且第一换热室的气室的右端连接第二气体压缩机,本装置通过设置多级换热装置,使锅炉废气逐级与冷水进行换热,能够将锅炉废气的最终温度降到很低,且换热的冷水也不必流动的很快,而且能够在回收余热的过程中将锅炉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避免锅炉废气污染大气,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锅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室(2)、第二换热室(8)和第三换热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室(2)的内腔、第二换热室(8)的内腔和第三换热室(13)的内腔均通过隔离板(23)分割为储水室(20)和气室(25),且隔离板(23)上安装有换热鳍片(24),且换热鳍片(24)的两端分别放置于储水室(20)和气室(25)内,所述第一换热室(2)的气室(25)的左端连接第一空气压缩机(1),且第一换热室(2)的气室(25)的右端连接第二气体压缩机(7),所述第二气体压缩机(7)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换热室(8)的气室(25),且第二换热室(8)的气室(25)的右端连接第三气体压缩机(12),所述第三气体压缩机(12)的出口端连接第三换热室(13)的气室(25),所述第三换热室(13)的气室(25)的右端连接有排气管(14),且排气管(14)上安装有排气阀(15),所述第一换热室(2)、第二换热室(8)和第三换热室(13)均在各自的气室(25)的下壁安装有气体温度检测传感器(3),且第一换热室(2)、第二换热室(8)和第三换热室(13)均在各自的储水室(20)的上壁安装有水温检测传感器(19),所述第一换热室(2)的储水室(20)的左端连接有排水管(22),且排水管(22)上安装有排水阀(21),所述第一换热室(2)的储水室(20)的右端连接第二水泵(18)的出口端,且第二水泵(18)的进口端连接第二换热室(8)的储水室(20),所述第二换热室(8)的储水室(20)的右端连接第一水泵(17)的出水端,且第一水泵(17)的进口端连接第三换热室(13)的储水室(20),所述第三换热室(13)的储水室(20)的右端连接进水管(16),所述第一换热室(2)的气室(25)的下壁安装有有害气体监测装置(4)和压力传感器(5),且第一换热室(2)的气室(25)内安装有催化反应装置(6),所述第二换热室(8)的气室(25)的下壁安装有粉尘检测装置(11)和废渣排放阀(10),且第二换热室(8)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器(26),所述第二换热室(8)的气室(25)的内部安装有吸附装置(9),所述控制器(26)电性连接有第一气体压缩机(1)、气体温度检测传感器(3)、有害气体监测装置(4)、压力传感器(5)、催化反应装置(6)、第二气体压缩机(7)、吸附装置(9)、废渣排放阀(10)、粉尘检测装置(11)、第三气体压缩机(12)、排气阀(15)、第一水泵(17)、第二水泵(18)、水温检测传感器(19)和排水阀(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静涛;钟铭锋,未经游静涛;钟铭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8459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