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底沉箱式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78819.9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4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弦;罗小明;何利民;吕宇玲;杨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36 | 分类号: | E21B43/36;F04D1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邱岳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海底沉箱式气液分离器,包括上部的气液旋流分离模块、下部的沉箱模块及其内部的电潜泵管串。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为扩径缓冲加螺旋下倾的入口整流管设计,可实现段塞流的有效缓冲,缩小分离器安装空间,促进液塞的耗散,提高分离器分离效率;所述沉箱模块安装于海床泥线以下,与气液旋流分离模块通过螺纹连接,其内部电潜泵管串包括电潜泵、除砂导叶、消泡装置、压力传感器及单流阀、泄油阀等,可实现液相增压、液位控制、液塞捕集、控砂消泡等功能。利用本实用新型在海底进行气液分离,气体自然举升,液相增压输送,可减小井口背压,提高采收率,加速油田生产;同时可消除海底立管段产生的段塞流,有效避免水合物的生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沉箱 式气液 分离器 | ||
【主权项】:
一种海底沉箱式气液分离器,包括上部的气液旋流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部的沉箱模块,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模块与沉箱模块中的沉箱(1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沉箱(14)内部还设有电潜泵管串;气液旋流分离模块包括入口来流管(1),入口来流管(1)之后连接有扩径缓冲管(2),实现段塞流的有效缓冲,扩径缓冲管(2)后连接有大角度弯管(3),大角度弯管(3)将扩径缓冲管(2)与螺旋下倾管(4)连接起来,螺旋下倾管(4)与主分离筒体(8)间呈27°的倾斜角,螺旋下倾管(4)内安装有渐缩喷管(5);在主分离筒体(8)上部侧面设有液相出口管(6)及气相出口管(7),液相出口管(6)与电潜泵管串中的液相管(38)相连;气液旋流分离模块与沉箱模块的连接处设有一支撑框架(10),该支撑框架(10)位于海底泥线(13)处,从而使所述的气液旋流分离模块与沉箱模块分别位于海底泥线(13)以上和海底泥线(13)以下;所述的沉箱模块包括一个沉箱(14),该沉箱(14)外部有套管(15)进行保护,所述沉箱(14)内的电潜泵管串包括位于沉箱(14)下部的电机(23),电机(23)上部有保护器(24),该保护器(24)用来密封电机的动力端,保护器(24)上部依次为离心泵的吸入口(25)及离心泵(26),整个由电机(23)、保护器(24)、吸入口(25)、离心泵(26)组成的电潜泵被护罩(27)包围;护罩(27)上部设有一圈轴向导叶(28)、底部设有一圈止旋叶片(29),沉箱(14)底部位于止旋叶片(29)下方的部分为储砂室(30),沉箱(14)底部设有向上的凸起(31),护罩(27)底部为过滤装置(32);离心泵(26)顶部的出口连接有液相管(38),液相管(38)上安装有单流阀(17)及泄油阀(16);液相管(38)向上延伸至气液旋流分离模块的主分离筒体(8)内部,并与主分离筒体(8)侧面的液相出口管(6)相连;电潜泵管串上还设有上、中、下三个压力传感器(35、34、33),其中上压力传感器(35)始终位于沉箱(14)的气相空间内,中、下压力传感器(34、33)位于沉箱(14)的液相空间内;在沉箱(14)的设定液位(22)处的液相管(38)上,安装有泡沫消除装置(18),泡沫消除装置(18)下部为平行板加热器(21)、中部为不锈钢筛网(20)、上部为保护挡板(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788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磁化茶水、磁疗和理疗功能的茶壶
- 下一篇:一种U型颈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