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材双头收口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62106.3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6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双头收口模,属于冷冲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柄、模架、叠放于模架内的上收口模和下收口模,所述上收口模设置有上成形腔,所述下收口模设置有下成形腔,上成形腔和下成形腔一起构成双头收口管材的成形腔,可一次性完成管材两端的收口,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将下成形腔的长度设置为大于上成形腔的长度,使成形后的管材留在下成形腔内,并通过下模板的退料机构顶出,实现快速、准确的退料,避免管材留在成形腔内无法取出,以免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增大批量生产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收口 | ||
【主权项】:
管材双头收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柄、模架、叠放于模架内的上收口模和下收口模,所述上收口模设置有用于对管材的一头进行收口操作的上成形腔,所述下收口模设置有用于对管材的另一头进行收口操作的下成形腔,所述上成形腔和下成形腔一起构成双头收口管材的成形腔,且成形腔的长度大于上成形腔的长度,所述模架的下模板上固定设置有与下成形腔连通的退料机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621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面板接线盒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系统和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