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云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60758.3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65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琪;莫思特;卜涛;胡晓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28;H02J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刘金蓉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云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设备。由一个控制中心和若干个云储能终端组成。控制中心含工业计算机,控制中心电参数采集模块、控制中心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分别与三相电力线连接,在三相电力线A相、B相和C相上分别连接若干云储能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方式分别与控制中心构成双向通信系统。云储能终端由终端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终端电参数采集模块、充电控制系统、蓄电池、逆变系统、本地交流用电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构成,充电控制系统起作用时为电网增加负载,逆变系统起作用时为电网增加电源。本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源存储系统的现状,消除了传输损耗,分散了储能设施的投资和占地面积,减少了相关投资,应用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云储能 终端 能源 互联网 系统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云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系统基于若干个云储能终端构建由一个控制中心和若干个云储能终端组成能源互联系统;控制中心由工业计算机(1)、控制中心电参数采集模块(6)、控制中心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7)构成,控制中心电参数采集模块、控制中心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通过电力线的连接线(4‑1~4‑3)分别与三相电力线连接,在三相电力线A相、B相和C相上分别连接若干云储能终端,云储能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方式分别单独与控制中心构成双向通信系统;连接在A相线上的云储能终端总共有a个,连接在B相线上的云储能终端总共有b‑a个,连接在C相线上的云储能终端总共有c‑b个,其中,c大于b,b大于a;云储能终端由终端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12)、终端电参数采集模块(14)、充电控制系统(16)、蓄电池(18)、逆变系统(19)、本地交流用电控制器(23)和微处理器(11)构成,充电控制系统起作用时为电网增加负载,逆变系统起作用时为电网增加电源;充电控制系统含可调输入电抗电路(40)、充电控制模块(41)、充电状态监测(50),可调输入电抗是在入户电力线的链接端子AVINA和AVINB上分别连接两组继电器与电感串联的组合LA、LB,其LA、LB中各个电感值相等,LA和L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端子LOP和端子LOL,在端子LOP、LOL之间设置继电器与电容串联组合LC,LC的一端连接到连接端子LOP,另一端连接到连接端子LOL,LC中的各个电容值相等;逆变系统由逆变电源(28)、同步电路(30)、输出电抗可调电路(29)三个电路模块构成,输出电抗可调电路为:在逆变电源输出端AVV和AVU分别连接一个电感(31‑1、31‑2),一倍电容(33)、二倍电容(34)、四倍电容(35)各自分别与一个继电器C(36‑1、36‑2、36‑3)串联构成3个串联电路,三个串联电路并联,分别连接在电感(31‑1、31‑2)的另一端,电抗可调电路与入户电力线的连接端子P220V,L220V的前端分别串联有继电器(37‑1、37‑2)和滤波线圈(38‑1、38‑2),滤波线圈(38‑1、38‑2)接入入户电力线(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6075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控制与保护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