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鼓单脚双踩锤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50266.6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2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海军;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13/00 | 分类号: | G10D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鼓单脚双踩锤,主要涉及乐器及其配件领域。包括底座、前脚踏、后脚踏、主锤柄、锤头,前脚踏和后脚踏均与底座铰接,底座前端设有主立柱和副立柱,主立柱上设有主转轴,主转轴上固定有主锤柄和主凸轮,主凸轮和前脚踏之间设有主链条,副立柱上设有副转轴,副转轴上固定有副锤柄和副凸轮,后脚踏的铰接处设有第一齿轮,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外侧设有链轮,链轮与副凸轮之间设有副链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单脚控制双锤,前后踩踏代替传统连踩技巧中的脚腕快速抖动,显著降低鼓手连踩演奏时所需要的肌力、耐力,更容易控制节拍,降低演奏的难度和技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鼓单脚双踩锤 | ||
【主权项】:
一种底鼓单脚双踩锤,包括底座(1)、前脚踏(2)、主锤柄(3)、锤头(4),所述主锤柄(3)的上端与锤头(4)连接,所述前脚踏(2)的后端与底座(1)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端的两侧设有主立柱(5)和副立柱(6),所述主立柱(5)和副立柱(6)均为倒L形且相对设置;所述主立柱(5)的上端设有水平的主转轴(7),所述主转轴(7)通过轴承与主立柱(5)轴向转动连接,所述主转轴(7)的内端设有固定块(8)和主凸轮(9),所述主锤柄(3)的下端固定于固定块(8)上,所述主凸轮(9)的外侧设有链齿,所述主凸轮(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链齿相啮合的主链条(10),所述主链条(10)的下端固定于前脚踏(2)的前端,所述主立柱(5)的外侧设有拉簧(11),所述拉簧(11)的底端安装于主立柱(5)的底部,所述拉簧(11)的顶端与主转轴(7)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前脚踏(2)的后方设有后脚踏(12),所述后脚踏(12)的前端与底座(1)铰接,所述后脚踏(12)与底座(1)的铰接处安装有扭簧,所述后脚踏(12)的前端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与第一齿轮(1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4)的外侧设有与其同轴心的链轮(15),所述副立柱(6)的上端设有水平的副转轴(16),所述副转轴(16)通过轴承与副立柱(6)轴向转动连接,所述副转轴(16)的内端设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固定有副锤柄(17),所述副锤柄(17)的顶端与锤头(4)连接,所述副转轴(16)的外端设有副凸轮(18),所述副凸轮(18)与链轮(15)之间设有副链条(19),所述副链条(19)的两端分别与副凸轮(18)的顶端及链轮(15)的下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5026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架子鼓
- 下一篇:练习琴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