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量桩换热管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6522.5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01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程晔;吴官正;姬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量桩换热管路结构,所述换热管路呈单U型或并联双U型或并联三U型或螺旋型或W型预埋入钢筋笼上,换热管路沿着桩身长度的方向设置,且换热管路的进口和出口位于桩身直径方向;换热管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管道组成。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充分且能量损失较小;提高了能量桩的使用效率,不必担心能量桩中埋管行程不足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桩换热 管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能量桩换热管路结构,将换热管路预埋入预制的钢筋笼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呈单U型或并联双U型或并联三U型或螺旋型或W型预埋入钢筋笼上,换热管路沿着桩身长度的方向设置,且换热管路的进口和出口位于桩身直径方向;所述换热管路为单U型或并联双U型或并联三U型时,换热管路由依次连接的三部分组成:进口管段、弯形接头、出口管段;进口管段从能量桩顶面的边缘垂直进入,出口管段沿能量桩底面竖直向上引出,进口管段与出口管段在能量桩底面通过弯形接头连接;进口管段的进口端与出口管段的出口端分别连接至控温控流速泵;所述进口管段和弯形接头均为金属管;所述出口管段由金属管和保温管连接形成;所述出口管段的金属管和保温管的连接部位于钢筋笼长度的1/2到3/4处;所述换热管路为螺旋型时,换热管路由依次连接的三部分组成:进口管段、螺旋管段和出口管段;进口管段从能量桩顶面的边缘垂直进入,出口管段沿能量桩底面竖直向上引出,进口管段与出口管段之间连接螺旋管段;所述进口管段为金属管,螺旋管为铜铝合金管;所述出口管段由金属管和保温管连接形成;所述出口管段的金属管和保温管的连接部位于钢筋笼长度的1/2到3/4;所述换热管路为W型时,换热管路由依次连接的ab段和bc段两部分组成, ab段为金属管,bc段为保温管;ab段和bc段的连接部位于钢筋笼长度的1/2到3/4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565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