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室内搅拌的喷雾式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1175.0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9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章;黄杰龙;邱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4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室内搅拌的喷雾式除尘装置,行程开关被触动后,行程开关指令电路控制箱操控加压泵的运行,加压泵运行后能将水箱中的水通过管道输送给口字形管架体和各个支管,最终从紧固于各个支管底部的雾化喷头喷出,最终形成水雾,水雾能将搅拌机在进料以及倒料时所产生的扬尘进行快速地捕尘吸附并且吸附于吊式软片的光滑表面上,吊式软片表面上的小水滴最终汇聚成流并顺着纵向聚流槽向下流入引流托条顶面的流水槽中,由于引流托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弯曲结构,所以水流再顺着引流托条顶面的流水槽最终流入引流托条两端的排水管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灰尘颗粒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除尘效果明显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工地 室内 搅拌 喷雾 除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室内搅拌的喷雾式除尘装置,它是由一对吊架(12)、多张吊式软片(1)、多根引流托条(14)、一对排水管(3)、供水机构、多个雾化喷头(21)组成,其特征在于,左右两条吊架(12)平行紧固于搅拌室(A)内的顶部,每条吊架(12)均水平设置有一根吊杆,每根吊杆上自前向后等距紧系有多根挂绳,左右两根吊杆上的挂绳对应排列形成前后多对悬绳,每对悬绳对应悬置一张吊式软片(1),每张吊式软片(1)的顶边被金属夹条(11)紧夹,金属夹条(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吊孔,悬绳串接吊孔后实现与金属夹条(11)的连接;悬置中的吊式软片(1)之间前后平行排列,位于外侧的吊式软片(1)的纵向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吊式软片(1)的纵向长度;每张吊式软片(1)的底边均向上作弧形凹陷,每张吊式软片(1)的底边均紧固有一根引流托条(14),每根引流托条(14)的顶面均设置有下凹的流水槽,每张吊式软片(1)的前侧面和背面的表面光滑并且均设置有多道纵向聚流槽(13);同一侧面的纵向聚流槽(13)之间呈左右等距排列结构,位于外侧的纵向聚流槽(13)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纵向聚流槽(13)长度;搅拌室(A)内的左右两墙壁各自紧固有一根排水管(3),左右两根排水管(3)的水平高度相同,每根排水管(3)均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折弯结构,每根排水管(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插孔;紧固于吊式软片(1)底边的引流托条(14)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弯曲结构,引流托条(14)的左右两端头分别对应置入左右两根排水管(3)的插孔内;供水机构包括水箱(D)、加压泵(D2)和通水管(D1),四根通水管(D1)组合形成口字形管架体(2),口字形管架体(2)紧固于搅拌室(A)内的顶部,水箱(D)与加压泵(D2)连接,加压泵(D2)通过管道连通至口字形管架体(2),口字形管架体(2)的底面再设置有多根支管(22),每根支管(22)的底部均紧固有一个雾化喷头(21),电路控制箱通过线路控制加压泵(D2)的运行,一对行程开关(C)分别通过线路连接至电路控制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311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