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培养及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7267.3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黄绪堂;张树权;吴广文;王文军;郭永利;袁红梅;张利国;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植物培养及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装置。解决现有不能一次性大量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不能满足今后对植物根系分泌物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需要,装置使用操作复杂,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装置:收集管上端穿过培养桶底部设置在培养桶中,收集管下端与树脂分离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的培养桶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培养基质和玻璃棉;输氧泵的入气端连有第二输送管,与输氧泵出气端相连接的第三输送管穿过营养液罐顶部橡胶塞插入营养液罐中;与蠕动泵入水端相连接的第四输送管穿过营养液罐顶部橡胶塞插入营养液罐中;与蠕动泵出水端相连接的第一输送管通过培养桶上端敞开口伸入培养桶的内腔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培养 根系 分泌物 收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植物培养及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植物培养及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培养桶(2)、培养基质(3)、玻璃棉(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光照培养灯(7)、收集管(8)、第一阀门(9)、第一过滤网(10)、树脂分离柱(11)、保温罩(12)、回收瓶(13)、输氧泵(14)、营养液罐(15)、蠕动泵(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微生物过滤膜(19)、第四阀门(20)、第一输送管(21)、第二过滤网(22)、温湿度探测器(24)、第二输送管(26)、第三输送管(27)、第四输送管(28)和监控设备(29);收集管(8)上端穿过培养桶(2)底部设置在培养桶(2)中,收集管(8)下端与树脂分离柱(11)的进液口连通,树脂分离柱(11)的出液口设置第二过滤网(22),且树脂分离柱(11)的出液口设置在回收瓶(13)的上方,培养桶(2)通过第一固定杆(5)固定在支架(1)上,树脂分离柱(11)通过第二固定杆(6)固定在支架(1)上;光照培养灯(7)设置在培养桶(2)上方且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的培养桶(2)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培养基质(3)和玻璃棉(4);所述的收集管(8)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阀门(9)和第一过滤网(10);所述的树脂分离柱(11)的外围设有保温罩(12);输氧泵(14)的入气端连有第二输送管(26),所述的第二输送管(26)设有第二阀门(17),与输氧泵(14)出气端相连接的第三输送管(27)穿过营养液罐(15)顶部橡胶塞插入营养液罐(15)中,所述的第三输送管(27)上依次设有第三阀门(18)和微生物过滤膜(19);与蠕动泵(16)入水端相连接的第四输送管(28)穿过营养液罐(15)顶部橡胶塞插入营养液罐(15)中,所述的第四输送管(28)上设有第四阀门(20);与蠕动泵(16)出水端相连接的第一输送管(21)通过培养桶(2)上端敞开口伸入培养桶(2)的内腔中;所述的培养基质(3)内设有温湿度探测器(24),且温湿度探测器(24)通过导线与监控设备(29)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172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环境检测仪器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深水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