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蛛网膜下腔多处疼痛治疗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8399.X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1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云;吴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兆仕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史静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蛛网膜下腔多处疼痛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为850mm,导管本体的前端边角处设置有呈圆角过渡的出药口,导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直径为0.5mm的第三侧孔,所述第三侧孔位于距离导管本体前端出药口80mm处,并且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油墨刻度和X光可探测线。本实用新型注药速度均匀且安全可靠、通过导管的改良,增加导管的侧孔,特别是位于距离导管本体前端出药口80mm处的侧孔,减少药物堵塞的机会,使临床更有效率,操作简单缩小了手术操作时间,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和节约医疗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蛛网膜 下腔多处 疼痛 治疗 导管 | ||
【主权项】:
一种蛛网膜下腔多处疼痛治疗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长度为850mm,导管本体(1)的前端边角处设置有呈圆角过渡的出药口(13),导管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直径为0.5mm的第三侧孔(2),所述第三侧孔(2)位于距离导管本体(1)前端出药口(13)80mm处,并且导管本体(1)上设置有油墨刻度(5)和X光可探测线(6);其中,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第一段导管(11)以及与第一段导管(11)末端连接的第二段导管(12),所述第一段导管(11)的长度为40mm,第一段导管(11)的后端到前端内径由小变大,所述第二段导管(12)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0.65mm和1.15mm,所述第一段导管(11)上设置有第一侧孔(3)和第二侧孔(4),所述第一侧孔(3)距离出药口(13)10mm处,所述第二侧孔(4)距离出药口(13)15mm处,所述第一侧孔(3)和第二侧孔(4)的直径均为0.4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兆仕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兆仕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0839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