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聚浮沉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5365.9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磊;刘宝震;张克峰;王宁;王珊;杜振忠;贾瑞宝;宋武昌;李儒存;孙中训;李佳宁;王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共聚浮沉池,包括用于实现絮体和微气泡混凝和共聚的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连接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后端的浮沉池,以实现泡絮体与水流的分离、将不能气浮的沉降性絮凝体沉淀;以及与浮沉池的出水端相连接的溶气系统,溶气系统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和浮沉池相连接为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和浮沉池提供回流高压溶气水。该共聚浮沉池将回流高压溶气水分三次投加,与絮凝工艺有机组合在一起,创造微气泡与絮体共聚环境,形成的泡絮体稳定不易分离,解决了传统溶气气浮工艺对颗粒粘附效率低、捕集效果不理想、泡絮体粘附不稳定等问题,使得混凝、气浮、沉淀工艺有机结合并一体化,应对高藻、低浊以及突发高浊等水库水质具有突出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聚 浮沉 | ||
【主权项】:
一种共聚浮沉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絮体和微气泡混凝和共聚的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连接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后端的浮沉池,以实现泡絮体与水流的分离、将不能气浮的沉降性絮凝体沉淀;以及,与浮沉池的出水端相连接的溶气系统,所述溶气系统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和浮沉池相连接为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和浮沉池提供回流高压溶气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553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氧化沟中深层曝气装置
- 下一篇:洗车废水沉积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