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潮湿及水下环境的环氧树脂胶粘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2931.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8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俊;冉千平;孙德文;韩旭;尹浩;李波;刘玉亭;万赟;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3/00;C09J181/04;C09J183/06;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潮湿及水下环境的环氧树脂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成分组成:环氧树脂:100份;活性稀释剂:5‑30份;増韧剂:1‑10份;碳酸钙:0‑10份;硫酸钡:0‑20份;石英粉:0‑40份;水泥:0‑20份;触变剂:0.5‑3份;B组分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成分组成:胺类固化剂:40‑60份,邻苯二酚改性胺:1‑3份,促进剂:1‑10份,偶联剂:0‑4份。所述A组分:B组分的重量比为1~4:1。本发明的适用于潮湿及水下环境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可用于潮湿或水下环境各种建筑材料的粘接以及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水下粘接强度高,耐水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潮湿 水下 环境 环氧树脂 胶粘剂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潮湿及水下环境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计的混合比例为1~4:1;所述A组分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成分组成:环氧树脂:100份,活性稀释剂:5‑30份,増韧剂:1‑10份,碳酸钙:0‑10份,硫酸钡:0‑20份,石英粉:0‑40份,水泥:0‑20份,触变剂:0.5‑3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成分组成:胺类固化剂:40‑60份,邻苯二酚改性胺:1‑3份,促进剂:1‑10份,偶联剂:0‑4份;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或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中一种或两者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十二‑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或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増韧剂为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液体聚硫橡胶或端羟基液体硅橡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石英粉为400目石英粉或800目石英粉或两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或者膨润土,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比表面积为200±50 m2/g的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所述膨润土粒径为200目,水分<12%,膨胀容量>30mL/g且蒙脱石含量>80%;所述胺类固化剂为具有潮湿水下固化性能的酚醛胺类、改性酰胺基胺类等改性胺类固化剂;所述邻苯二酚改性胺的制备方法如下:(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按摩尔量计,将1份胺类化合物,2.05份 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0.2 份4‑二甲氨基吡啶,0.1份三乙胺溶于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0ºC冰水浴下加入2.1份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上述反应溶液继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12小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然后用蒸馏水洗5遍后得到邻苯二酚改性胺前体;(2)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5.00g上述步骤1中所得邻苯二酚改性胺前体溶于50mL氯仿溶液中,加入1.0mL水和0.3mL 三异丙氯硅烷,再向其中加入10mL三氟乙酸并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将反应液浓缩后沉淀于冷的乙醚(‑18ºC)中,离心分离并真空干燥后制得邻苯二酚改性胺;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异氟尔酮二胺、1,3‑环己二胺或间苯二甲胺;所述2,2‑二甲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丙酸根据文献方法制得(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1650 –11655);所述促进剂为二甲基苯胺或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中一种或两种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所述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或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629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